历史冷知识一
“高句丽”和“高丽”是一回事吗?
我们平时读历史,一会“高丽”,一会“高句丽”,傻傻分不清啊有没有。
那么请问,这“高句丽”和“高丽”,它们是一回事吗?
答案是否定滴。
“高句丽”和“高丽”,不是一回事。
“高句丽”,是一个存在于公元前37年到公元668年之间的国家,国王姓高,它的疆域,包括了今天的辽宁、北朝鲜、以及韩国的一部分。
高句丽疆域
而“高丽”,则是一个存在于公元918年至公元1392年的国家,又称“高丽王朝”,国王姓王,它的疆域,基本上就是今天南北韩加起来。
高丽疆域
也就是说,“高句丽”灭亡了两百多年之后,才有的“高丽”,这两个国家,不但时代不同,而且,疆域也不同。
那么,高句丽和高丽,这两个国家的人民,是完全一样的吗?
答案是:有重叠,有交集,但是,并非完全相等。
大唐帝国曾经出兵攻打高句丽,主要是因为高句丽占据了辽河平原,这片土地产出肥沃,唐朝担心高句丽壮大之后,会对唐朝构成威胁,所以,要趁早打掉它,因此呢,大唐和新罗联手,把高句丽给灭了。
历史冷知识二
朝鲜民族为什么喜欢吃泡菜?
朝鲜泡菜,韩国泡菜,它们是一回事,都是朝鲜民族的腌制白菜。
在古时候,朝鲜民族的泡菜,是泡在水缸里,沉在缸底,所以,当时叫“沉菜”,古代朝鲜人模仿汉字“沉菜”的发音,管它叫Chimchae,也就是“沉菜”,只不过,后来,越叫越歪,讹变为 Kimchi。所以,今天韩国人、朝鲜人,管他们的泡菜叫Kimchi,实际上就是汉字“沉菜”的歪音。
那么,为什么朝鲜民族喜欢吃泡菜呢?
其实啊,说到底,还是因为一个字:
穷
准确地说,是因为他们的祖上穷。
朝鲜丘陵多,平原少,冬季严寒而且漫长,所以,自古不富饶,因此呢,自古以来,朝鲜半岛人民的生活,都是很苦的。
那么,在朝鲜半岛漫长的寒冬里,朝鲜人如果没有储备的话,往往会陷入断粮,而泡菜,恰好成为穷人的救命稻草,第一,它便宜而且容易制作,第二,它保存期限长,腌上一缸,往往一家人一个寒冬甚至一整年餐桌上的菜,主要就靠它了。
顺便提一下:一般医学上认为,泡菜增加胃癌、大肠癌的风险,所以,不建议大家多吃。韩国人的胃癌发病率在世界上排第一位,一般认为,是和泡菜有关。
韩国人胃癌发病率全球第一
历史冷知识三
韩国人为什么喜欢用金属筷子?
韩国的筷子,不是竹子或者木头做的,而是金属做的,例如不锈钢。
为什么韩国的筷子是金属做的呢?
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韩国人喜欢吃烤肉。
以前,韩国人曾经用竹筷夹取烤肉,但是发现:筷子很容易被烤肉底下的火炭烧黑、烧焦、烧坏、烧断。
所以在韩国,筷子要用金属做,例如不锈钢。
还有一个别的原因,例如说韩国人家家户户吃泡菜,泡菜很容易给木筷子染上颜色、染上气味,要洗掉很费劲,等等。
所以,韩国人的筷子,是金属做的。
顺便说一下,日本的筷子很尖,那是因为日本人世世代代爱吃鱼,所以,他们的筷子尖,方便剔除鱼刺。
历史冷知识四
哪些中国名人是朝鲜族?
我们平时熟知的一些中国名人,他们原来竟然是朝鲜族,说起来,饶有趣味。
例如,企业家罗永浩,是朝鲜族,注意,是中国朝鲜族,他是中国人。
摇滚音乐人崔健,也是中国朝鲜族。
女歌手金海心,其实也是中国朝鲜族。
近些年很红的美籍华裔脱口秀演员黄西,他也是朝鲜族,东北人。
还有,近些年很红的金星大姐姐,她也是中国朝鲜族。
还有呢,“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这首《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作曲人,郑律成,他也是中国朝鲜族。
最近几年的网络红人李笑来,他也是中国朝鲜族。
欢迎大家补充。
历史冷知识五
韩国演员孔刘是孔子的后代
常看韩剧、韩国电影的朋友,应该对这张脸有印象。
对,这个人就是孔刘,韩国一线男明星,韩国电影《釜山行》的男主角。
孔刘,韩国人,孔子的第79代孙。
依据孔刘在韩国的族谱记载,他这一支,属于“曲阜孔氏”。
是的,原来在韩国,有一支孔子的后代,在韩国叫做“曲阜孔氏”。
韩国人喜欢在姓氏前面加上籍贯,称为“本贯”,所以,在韩国叫做“曲阜孔氏”。
孔子:没想到我死后,在韩国竟然有九万子孙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
元朝时期的1349年,忽必烈有个名叫 “宝塔失里”的玄孙女,远嫁给高丽王国的国王(名叫王顓),当时,孔子的第54代孙孔绍,是元朝的翰林学士,孔绍被作为“宝塔失里”公主的陪嫁人员,一同去了朝鲜。
韩国,孔子后裔祭孔
在朝鲜的高丽王朝里,孔绍做了大官。然后呢,孔绍这一支孔子后代,就这样在朝鲜半岛,繁衍下来了。我们今天这个韩国一线大明星孔刘,就是孔子的第七十九代孙。
目前在韩国的这一支孔子后代,是经过山东孔家核实过的,也是承认的,被正式收录到《孔子世家谱》里面了。
中国曲阜孔子后裔和韩国曲阜孔子后裔在韩国聚会
在今天的韩国,“曲阜孔氏”的子孙,共有9万多人口。
历史冷知识六
广东人在韩国开枝散叶
更有趣的是,在今天的韩国,还有一支广东人的后代,在韩国被叫做“广东陈氏”。
这支姓陈的韩国人,依据2015年的人口调查,总共有2397人,六年已过去,估计今天可能接近3000人。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
明朝万历年间,大明帝国有个很能打的将军,名叫陈璘,是广东韶关人。
明朝抗倭名将陈璘,广东韶关人
万历年间,日本大名丰臣秀吉出兵攻打朝鲜,明朝出兵援朝。
1598年,陈璘奉朝廷之命,带兵13000人,战船550多艘,驰援朝鲜,抗日援朝,和日军打成平手,受到朝廷嘉奖。
陈璘在朝鲜打仗期间,和朝鲜的军队并肩作战,结下一些兄弟之交,并且,陈璘把他在朝鲜结下的兄弟的名字、居住地址等信息,记录好,带回了家。
战后回国,陈璘被朝廷任命为湖广总兵,再后来,病逝于1607年。
陈璘死后,他有一个孙子,名叫陈泳素,当时,正处在明亡清兴之际,陈泳素不愿做清朝的臣民,于是,他按照爷爷留在家中的朝鲜兄弟的名字、居住地址等信息,千里迢迢,去了朝鲜,找到了爷爷陈璘在朝鲜的老战友的后人。
陈璘在朝鲜的老战友的后人,也讲义气,也念旧,于是,收留了陈泳素,就这样,陈泳素投靠了朝鲜的世交,并且在朝鲜,定居了下来。
陈璘在中国的后裔和陈璘在韩国的后裔,在韩国聚会
陈泳素的这一支姓陈的韩国人,就是这么来的,现在在韩国的“广东陈氏”,也有将近3000人口了。
历史冷知识七
朝鲜族为什么喜欢穿白色?
我们知道,在近代史乃至以前,朝鲜民族几乎清一色穿白色的衣服,所以,朝鲜民族在历史上,也叫“白衣民族”。
那么,为什么朝鲜民族那么喜欢穿白色的衣服呢?
1910年平壤街拍,清一色白色衣服
答案说出来,令人啼笑皆非,其实,还是因为那个字:
穷
是的。因为穷。
前面我们说过了,朝鲜自古是苦寒之地,有史以来就不富饶,而在近代以前,染布的价格,是比白布要贵的。
我们要知道,在化学染剂发明和推广之前,古代的布匹染色,是需要借助动植物资源的,所以在古代,染布的价格,比白布的价格,是要贵的,甚至在古代常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将一匹白布染成红色所耗费的资金,几乎等同于白布本身的价格。
清末,朝鲜夫妇合影
所以,对于古代朝鲜族这样的穷苦民族来说,穿白布,就是最理性的选择。
史料《朝鲜实录》记录了朝鲜古代朝廷的一则讨论,是这样说的:
“大红入染价重, 民间难备, 然竞尙奢华, 婚礼之家与常时大小男妇, 皆以大红爲衣裳, 贫者亦効, 深爲未便。谨按洪武年间婚礼定制, 不许玄黄大红紫色”
翻译成现代中文,是这个意思:
“红布染成的成本是很高的,老百姓一般都染不起,穿不起,如果大家互相攀比阔绰,办婚礼穿的,甚至男女平时穿的,都穿大红色衣服,那么,穷苦百姓也会起来效仿,这样恐怕不好,所以呢,还是参照大明朝洪武年间的婚礼制度,不允许大家穿玄黄色、大红色、大紫色的衣服”
这段史料佐证了:古代朝鲜人染布的成本很高,老百姓一般不穿染色的布匹,所以,白色成为朝鲜民族最经济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