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岁月印记,还原历史真相,古人智慧留给我们的启迪,是数千年血脉精魂中最强大的精神力量!
—— 《 古穆尔 • Gumur 》

中美关系的八个历史事实

Eight Historical Facts About Sino-US Relations

2023-02-14 06:36
中美关系的八个历史事实

美国独立战争主题油画

往事之一

美国建国时,已是乾隆四十八年

在1783年以前,是不存在什么“中美关系”的,原因很简单:因为那个时候,美国还不存在。

美国是在1783年建国的。而美国建国的时候,大清这边,已经是乾隆四十八年了。

不过,美国建国的第二年,马上就开始了对华贸易。

1784年2月22日,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Chinese Queen)从纽约启航,在大洋上航行了5个月之后,抵达了大清帝国的广东口岸。

这艘“中国皇后号”,就是美国建国后第一艘到达中国的商船。

那么,“中国皇后号”来中国是干什么的呢?答案是:贩卖美国的人参、皮毛,并且,采购中国的茶叶,中间借助白银为媒介,但本质上,是以物易物的贸易。

是的,“中国皇后号”到达广东之后,大肆采购茶叶,然后在1785年5月11日,回到了纽约港。

“中国皇后号”这趟中国之旅,赚了很多钱,于是,这对当时的美国外贸商人,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

随后,到大清来贸易的美国商人,越来越多。

中美关系的八个历史事实

“中国皇后号”复原模型

往事之二

波士顿倾茶事件:茶叶是中国的

然而事实上,大清和美国的贸易在“中国皇后号”之前,早就有了,只不过在美国建国之前,从美国来的商船,不叫“来自美国”,而是“来自英属北美殖民地”。

而且在美国建国之前,英属北美殖民地的海商,已经从大清进口茶叶了。

说到这里,跟大家说一件有趣的事:历史上著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倾倒到大海里的,正是中国的茶叶。

1773年,大英帝国北美殖民地的“造反派”,把英国商船运来的茶叶,从船上倒到大海里面去了,于是,大英帝国政府前来问罪,并由此引发了美国独立战争。

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

有趣的是:当年北美“造反派”倒到大海里的这些茶叶,都是中国的茶叶。

英、美两国的历史档案,清楚地记载了这些被倒到大海里面的茶叶的明细,它们至少含有以下这些:

武夷山红茶 240箱

工夫红茶 15箱

正山小种 10箱

安徽熙春茶 15箱

安徽松萝茶 60箱

大清帝国当年的福建、安徽两省的茶农,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这批茶叶,被运到地球的另一边,被北美造反派倒进了大海,并且由此,引发了一场影响后来数百年历史的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

中美关系的八个历史事实

英属北美殖民地的造反派伪装成印第安人,把英国商船上面的茶叶,倒到大海里

往事之三

大清人民叫它“花旗国”

美国建国之后,他们的商船来到大清的广州,美国商船上悬挂的国旗(星条旗)是红色、蓝色、白色相间,非常鲜艳,而且五角星、条纹又多,所以,当时大清(尤其是广东)的百姓,管它叫做“花旗”。

并且因此,当时大清(尤其是广东)的百姓,管美国叫“花旗国”。

当时美国北部盛产人参,出口到大清,也因此被叫做“花旗参”。

此外,美国的CitiBank被称作“花旗银行”,也是这个原因。

中美关系的八个历史事实

星条旗很花哨,被当时的中国人称为“花旗”

往事之四

美国为何有排华法案?

那么,美国当年为什么有排华法案呢?美国人当年为何要禁止华人移民进入美国呢?

事情简单地说,是这样的:

当年由于加州发现金矿,于是从1848年开始,加州爆发了“淘金热”,当时美国的金矿主,为了节省劳动工资成本,和“猪仔头”合作,从大清(主要是开平、台山等地)聘来了大量的劳工。

紧接着呢,美国第一条贯穿东西的铁路开工,又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为了节省工资成本,他们又从大清输入了大量的劳工。

“淘金热”和“铁路热”逐渐“退烧”之后,这些从大清来的劳工,纷纷进入美国各大城市,在餐馆从事厨师、端盘子,还有在洗衣店等等各种场所工作。

客观来讲,华工确实“抢”了当地美国白人的工作机会,而且也在客观上,降低了当地的工资水平。

所以,当时的美国人,开始仇恨华人,就好像我们今天的中国人讨厌我们国内的黑人一样。

这种反华的思潮,愈演愈烈,到了1882年,美国就出台了《排华法案》(全称:关于执行有关华人条约诸规定的法案),禁止华人进入美国。

那么,这个法令是在什么时候废止的呢?

答案是:1943年,也就是太平洋战争爆发的第三年,这个时候,美国和民国是盟友和战友的关系。

往事之五

美国倡导的“门户开放政策”是怎么回事?

我们都知道,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Open Door Policy),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事情简单地说,是这样的:

1898年,美国和西班牙爆发了“美西战争”,美国打赢了,西班牙投降,然后西班牙把它名下的菲律宾殖民地,转让给了美国。

美国突然得到了菲律宾这个据点,于是,在亚太地区的力量,顿时增强了,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突然对在华商业利益产生了强大的诉求,但是,美国看到当时,英、德、法、日、俄等列强,在大清拥有各种各样的殖民特权,美国倘若置之不理,任其发展,长期以往,美国的利益就会被排斥在中国的大门之外。

所以,这个时候的美国,在列强当中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也就是说,主张所有的国家,在中国都享有平等的商业、工业、贸易的权利。

也就是说,所谓“门户开放”,是指“大清的大门,应该向全世界开放、而不应该只向某几个列强开放”,是这个意思。

美国人当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由于当时英国也曾经在别处提出过“门户开放”,所以,英国无话可说,所谓“门户开放”这个话语,在当时属于政治正确,列强们也不好说“不”,所以,在美国的倡导下,“门户开放政策”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往事之六

第一任驻美公使是广东吴川人

1878年,大清帝国第一任驻美公使陈兰彬,到任美国。

所谓驻美公使,约等于今天的驻美大使。

陈兰彬是广东吴川(现属湛江市)人,这人虽然出身贫穷的粤西农村,但是,读书很厉害,考科举的时候,考了二甲第七,翻译成人话来说,大约是当年全国第十名,是这个意思。

中美关系的八个历史事实

广东吴川人陈兰彬,大清第一任驻美公使

当时陈兰彬当驻美公使,同时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负责监督当时大清派到美国的留学生,陈兰彬念圣贤书出身,他亲眼所见大清在美国的这些留学生,剪了辫子,说满嘴的美语,思想西化,对大清的国家礼仪和国家大事,毫不关心,于是,陈兰彬就认为大清官派少年赴美留学,是一个错误的政策。

所以,陈兰彬强烈要求朝廷,召回这群留美少年,以免继续浪费国家财政。

后来清政府,也接纳了建议,召回了留美少年。

往事之七

留美少年确实有忘本现象

那么,大清驻美公使陈兰彬的说法,是否属实呢?

答案是:其实一定程度上,是属实的。

当年大清派到美国的四批留美少年(时称留美幼童),从1872年到1875年,一共120名,这些孩子在美国学习和生活几年之后,确实逐渐开始瞧不起自己的祖国,并且,对祖国(大清)的国家大事,也不关心,因此,遭到舆论的批评,举个例子,当时大清的媒体(《申报》),对这批孩子批评如下:

“国家不惜经费之浩繁,遣诸学徒出洋,孰料出洋之后不知自好,中国第一次出洋并无故家世族,巨商大贾之子弟,其应募而来者类多椎鲁之子,流品殊杂,此等人何足以与言西学,何足以与言水师兵法等事。性情则多乖戾,禀赋则多鲁钝,闻此辈在美有与谈及国家大事及一切艰巨之任皆昏昏欲睡,则其将来造就又何足观”

翻译成现代汉语,大概就是说:国家花那么多钱,送你们这些孩子去美国留学,没想到你们到了美国就不听话了,忘本了,每当听到讨论关于祖国的国家大事,你们竟然打瞌睡,像你们这样的人,就算留学成才了,对我大清,又有什么用?

其实平心而论,你换了任何孩子,在他们的成长期间送到美国,人家思想西化,即使不是必然现象,也是大概率事件。

于是,后来大清决定:中止留美计划。

1881年,这些留美少年,几乎被全部召回大清。

其中好几个孩子,拒绝回国。

而事实上,120名留美少年,除了詹天佑、唐绍仪、梁诚之外,其他的人,都没有特别大的作为。

有意思的是,在第三批留美少年当中,有一个叫容耀垣的,被召回国之后,先是加入北洋水师,然后到香港经商,改名容星桥,参加了反清组织兴中会,参加了多次反清起义的组织工作,后来民国成立,容星桥任南京临时政府总统府高等顾问,也就是说,清政府花费重金,把容星桥派到美国,结果培养了个革命党。

中美关系的八个历史事实

留美学童到了美国,思想西化,有忘本现象,不过平心而论,换了任何孩子,这都是大概率事件

往事之八

《中美新约》其实并不平等

有历史爱好者可能会认为:当年抗日战争打赢之后,美国和当年的中华民国的关系,是平等的。

这个说法对吗?答案是:对,也不对。对,是指形式上正确。不对,是指实质上并不平等。

抗战胜利之后,美国和民国签署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这个条约有一个很突出的条款,条款约定:

“中、美船舶可自由进入对方国家领海和内水,并经营对方国家之国内航线。在危难时,一方船舶可以无条件进入另一方不开放或禁止进入之水域”

这个条款表面上很平等,根据这个条约,美军的军舰可以在中国的海面、河面自由航行,民国的军舰也可以在美国的海面、河面自由航行,但事实上,当时民国是弱国,民国的军舰,根本没有能力进入美国的领水,反而,美国的军舰则完全有能力进入中国的领水。

也就是说,1946年民国和美国的这个奠定两国关系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实质上赋予了美国军事力量常驻中国的特权,说的更清楚一点,当年抗战打完之后,民国和美国的关系并不平等,从实质上来说,民国会在战后长期处于美国附庸国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