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谈两个人,一个是晚清革命党烈士秋瑾,一个是汉朝名将李陵。
秋瑾持刀拍照,眉宇间露出英雄之气
1
秋瑾的故事其实大家都知道,筹划发动反清起义失败,被清政府捕杀。
大家都知道的事,我就不说了。
我专说大家不知道的。
今天,我跟大家说四个人:处死秋瑾的人、逮捕秋瑾的人、秋瑾的儿子、秋瑾的女儿。
当年下令处死秋瑾的绍兴知府,名叫贵福,是一个蒙古人,晚清官吏。
杀秋瑾之后,不到5年,满清就倒台了,民国成立。
因为手上沾有秋瑾的血债,贵福不敢光明正大做人。
贵福知道:革命党肯定不会饶了他。
于是,贵福隐姓埋名,改名为“赵景祺”,去了革命党历史基础较为薄弱的东北地区,在奉系体制之下,继续做官。
当时的奉系大佬是张作霖,不知道赵景祺(贵福)的底细,就算知道,张作霖也不在乎,因为张作霖本身也不是革命党。
而且恰恰相反,张作霖和赵景祺(贵福)一样,手上也有革命党的血债,张作霖在清廷倒台之前,也杀过革命党(张榕)。
所以,赵景祺(贵福)去了东北躲起来,是对的。
这人很聪明。
后来,伪满洲国成立,贵福(赵景祺)继续在伪满洲国体制下,做官。
再后来,溥仪的四妹妹韫娴,还与贵福(赵景祺)的儿子赵国圻结婚了。
1937年,欠秋瑾一条人命的贵福(赵景祺),在奉天(沈阳)病死,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像贵福这种坏人,竟然也享寿67岁。
唉。
天地不仁。
然后,我说说逮捕秋瑾的人。
当年奉命逮捕秋瑾的,是当时浙江的山阴县令李钟岳。
李钟岳奉命抓人,逮捕了秋瑾。
依据秋瑾弟弟秋宗章的回忆,这个李钟岳,在搜查秋瑾屋子的时候,还故意吩咐手下,不要搜秋瑾的闺房,因为李钟岳想留一手,不想牵连太多的革命党。
李钟岳虽然是清朝的官,但是,他是一个读书人,本质上是一个正直的人,他也对革命党有一定的同情,只不过当年的局势,各为其主,他能做到这份上,其实已经算很不错的了。
秋瑾被抓之后,在人证、物证不充分的情况下,被贵福下令杀头,对于这一点,李钟岳非常不满。
1907年7月15日,秋瑾在绍兴被杀头。
秋瑾被杀之后,李钟岳的良知,承受了极大的压力,他非常懊悔抓捕秋瑾的行为。
仅仅两个多月之后,也就是同年的9月23日,在忍受良心煎熬两个多月之后,李钟岳在杭州,上吊自杀身亡了。
李钟岳自杀之后,当时中国的报纸一片赞美之声,说李钟岳是“义殉”秋瑾。
最后,我谈谈秋瑾的儿子。
鲜为人知的是,秋瑾有个儿子,名叫王沅德。
王沅德(右)和他母亲秋瑾(左)长得也挺像
秋瑾被清政府处决的时候,王沅德10岁。
王沅德10岁的时候,母亲被政府杀了。
他那时还小,他能怎么办呢?指望他去劫法场?做不到的。
王沅德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妈妈,被政府杀了头。
秋瑾就义之后,王沅德的爸爸(秋瑾的丈夫)教训他:要吸取你妈妈的教训,千万千万千万,不要涉足政治。于是在民国成立之后,王沅德走了一条和母亲截然不同的路:经商。
王沅德长大之后,在商界发展得很好,是民国时期“湘潭电灯公司”的董事长。
秋瑾的丈夫是湖南湘潭人,儿子王沅德长大后在湘潭等地经商,很正常。
此外,王沅德还是“湘潭膏盐矿”的董事长,又有几大油盐号、鞋帽店、绸缎庄、当铺、“湘潭电灯公司”的股份,等等。
王沅德的商业触角,遍布各行各业,是当时湘潭的首富。
民国湘潭版的李嘉诚。1955年,王沅德因病逝世。
王沅德的儿子王孝敏,也就是秋瑾的孙子,由于是烈士后代,一直受到国民政府和新中国政府的照顾和优待,读书成才之后,供职于广铁集团。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秋瑾还有一个女儿,名叫王灿芝,她在1928年赴美国留学,学习航空技术,1930年归国,在国民政府航空署教育科任职,不久之后,调入军政部所属航空学校,担任教官,负责教授飞机作战技术,妥妥是个人才。王灿芝病逝于1967年。
秋瑾的女儿王灿芝,民国时期的航空专家
2
我们都知道西汉大将李广。
飞将军李广。甘肃天水人。
当年抗击匈奴的猛将。
李广的儿子、孙子,也在汉军中服役。
今天我和大家讲一讲,李广的孙子,李陵的故事。
李陵和他爷爷一样,都是受汉朝皇帝器重的武将。
公元前99年,李陵奉汉武帝之命,率五千步兵,出征匈奴。
行军到蒙古高原当时名叫“浚稽山”的一个地方,李陵的五千汉兵,遭到三万名匈奴兵的围攻。
李陵和他的官兵们,奋力作战。
但最终还是寡不敌众,李陵弹尽粮绝之后,被匈奴人俘虏了。
李陵将军想象图
战败的消息,传回到长安。
汉武帝一听李陵被俘,就不高兴。
在汉武帝的三观中,战败就应该自杀,还被俘,靠,什么人。
李陵在朝中,人缘很好。于是,许多臣子劝汉武帝,为李陵开脱,说咱李陵啊,没有援军,他已经尽力了,他投降应该是假装的,他可能有他的立功计划,我们相信他不是苟且偷生,请陛下息怒。
当时为李陵说话的人很多,例如司马迁,就是其中一个。
再后来,汉武帝也想通了,觉得自己也有责任,仓促命令李陵带五千人出击匈奴,兵力太少,当初也太轻敌了。
于是,汉武帝决定,派兵北上,把李陵救出来。
派谁去呢?
派李广利、公孙敖、韩说、路博德等大将,率数万大军,出征匈奴,要把李陵解救出来。
其中,汉武帝给公孙敖的任务是:
深入匈奴腹地,直接解救李陵。
公孙敖率兵深入草原和大漠,和匈奴交战。
未果。
这匈奴人跑得快,想找他决个战,不容易。
公孙敖俘虏了一些匈奴兵。
于是,公孙敖审问这些匈奴兵,打听李陵的下落。
被俘的匈奴兵告诉公孙敖:
“李陵被匈奴俘虏之后,很快变节,一直在帮匈奴练兵和制造兵器,对付汉朝。”
(事后证明:这些被俘的匈奴兵搞混了,其实帮匈奴练兵的,是另一位被俘的汉将李绪,不是李陵,但是,当时公孙敖不知道)
公孙敖错误地听信了匈奴俘虏的说法,并转告了汉武帝。
汉武帝没向其他渠道证实,盲目听信了公孙敖的报告,认为李陵叛变了,是个卑鄙小人,于是汉武帝大怒,下令将李陵整整一个家族,所有的亲属,全部屠杀干净,一个都没有留。
汉武帝传世画像。这个老板脾气有点大哦
噩耗传到匈奴俘虏营中的李陵耳边。
晴天霹雳。
五雷轰顶。
满门抄斩。人世间,对一个人最大的打击,莫过于此。
读者你换位思考一下,换了是你,这种打击,你是否能扛得过来。
你该有多恨汉武帝。
李陵花了很长的时间,才从这起打击中,慢慢地缓过神来。
后来,重新打起精神做人。
李陵决定,投奔匈奴,为全家人报仇。
匈奴的且鞮侯单于,见李陵终于答应归顺匈奴,十分高兴,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李陵。
换句话说,李陵做了匈奴其中一个王的驸马爷,而且封了王,叫“右校王”。
李陵脱下汉人服装,穿上匈奴的军服。
安安心心,做匈奴人了。
干一行,爱一行。
后来,李陵多次带领匈奴兵,攻击汉军。
用现在的话说,已经成为妥妥的“汉奸”了。
朋友们,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做?
不过,当时的匈奴和汉朝,是打打谈谈,有时候也有和平。
和平年代,有一次,汉朝派使节出使匈奴,李陵质问汉朝来使:
“我当年带兵为汉朝打仗,是因为援兵不来,所以我才被俘的,我自问没有什么对不起大汉的,他汉武帝,凭什么杀我全家?”
汉朝的来使告诉李陵:
“陵哥,你别急,听我解释,陛下(汉武帝)是误信了匈奴俘虏的话,误以为你真的帮匈奴练兵、造兵器、对付汉朝,陛下很生气,所以陛下才杀了你全家,不过,那只是一场误会而已。”
李陵说:“帮匈奴练兵、造兵器的根本不是我!是李绪!”
汉朝使节走了之后,李陵越想越气,于是叫人把李绪刺杀了。
再后来,汉武帝也死了,汉昭帝继位,派了李陵的好朋友兼老乡任立政带队,出访匈奴,寻找机会,劝李陵回来。
任立政到访匈奴,找机会单独会见李陵,并劝他:
“那杀你全家的,是汉武帝,他都已经死了,当今陛下是汉昭帝,汉昭帝跟你无冤无仇,你还是回来吧,我们大家都很想念你!”
李陵说:“吾已胡服矣。大丈夫不能二次受辱。”
李陵的意思是说:我穿匈奴的衣服、做匈奴人,已经很多年了,汉武帝杀我全家,这是奇耻大辱,如果即使这样对我,我都还回去臣服于他们刘家,那就是第二次受辱,那我就是个孬种,作为男子汉,我绝对做不到。
任立政劝说无果,悻悻而归。
当时,恰好苏武被匈奴流放在贝尔加湖放羊。
李陵去看望苏武,并劝苏武归顺匈奴。
苏武断然拒绝。
李陵访苏武想象图
公元前81年,苏武获准返回汉朝,李陵送别苏武。
苏武劝李陵跟他一起回汉朝。
李陵对苏武说:
“如果汉武帝不杀我全家,我本可以杀掉匈奴单于,立功回国,但是,既然他杀了我全家,那么这件事,就再也无法挽回了,我是不会跟你回去的。”
于是,李陵就留在了匈奴,最后,终老在匈奴的土地上了。
李陵和匈奴公主生下的后代,在北方的草原上,也开枝散叶,生根发芽。
后来时光一晃,六百多年过去,到了唐朝,在今天吉尔吉斯斯坦这个地方,有个叫“黠戛斯”的部落,自称是李陵的后代,派使节来了长安,受到唐中宗李显的接见。
唐中宗李显对黠戛斯的使者说:
“你们是李陵的后代,本质上也姓李,我也姓李,我们是同宗,你们和其他国家的蛮夷,不一样,不是一回事。”
因为祖宗都姓李的关系,黠戛斯和大唐的关系很好。
黠戛斯曾经多次出兵,帮助大唐打仗,例如大唐打突厥的时候,黠戛斯就曾经出兵,帮助唐军。
黠戛斯位置图。当年黠戛斯有许多人自称是李陵后人,并与大唐关系良好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李陵在大草原上的后裔,逐渐也忘记了自己的祖先(李陵),也渐渐本地化了。
至今,李陵仍然有血脉,在吉尔吉斯斯坦的土地上繁衍。
历史就是这样,在东亚的地盘上,游牧民族的血脉和汉人的血脉,互相交融。一两千年之后,谁不敢说谁的血统最纯正。
李陵的故事,就讲到这了。
我们从这个真实的历史故事里,学到什么呢?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呢?尤其汉武帝,作为一个大集团的领导,一个大公司的老板,在李陵这件事上面,有哪些做得不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