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去过香港的朋友一直有个疑问:香港的房价那么高,为什么香港政府不多批一些地出来?多批地,让开发商多建些房子,房价不就降下来了吗?香港新界啊,九龙啊这些地方,还有很多很多的荒山野岭,这些地皮,不都是可以建房的吗?
这事啊,跟英国人有关,跟董建华也有关。事情说起来,还挺有趣的,让一点一点,和您解释清楚。
原来呢,中英双方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谈判香港回归问题的时候,我方代表团有人在内部会议里,提出来这么一个问题:英国人知道香港保不住,我们要预防他们在1997年之前,把香港的土地都卖光,然后把钱都卷走,倘若那样,以后香港特区政府,面对土地资源用尽,日后财政会有问题。
这个担忧有没有道理呢?答案是:至少从理论上说,是有道理的。
所以呢,我方和英国佬在谈判的时候,加入了这一条,从《中英联合声明》开始,一直到1997年6月30日止,港英政府每年卖地,不得超过50公顷。英国人同意了。
所以呢,香港从1984年一直到1997年,这13年间,港英政府卖地受到《中英联合声明》的限制,可是,香港那13年,刚好又正处于经济腾飞的黄金时期,富起来的市民,对商品房需求量大,房子供不应求,所以,香港的房价就贵了。讲到这里,您是不是恍然大悟了?
是的,历史就是这样有趣。
好了,好不容易,熬到了回归,英国人跑了,“土地被英国人卖光”的担忧不复存在,那么,第一任香港行政长官董建华上任,董建华为了解决香港市民“买不起房”的问题,他做了一个计划:每年兴建85000套房子。这个数字,确实很可观,董建华想解决香港市民买不起房的问题,他是诚意满满的。
不过,令他意料不到的一幕发生了:“每年建85000套房”的新闻见报,香港的房价应声下跌,很多负有房贷的香港人,突然变成负资产,因为房子价值暴跌,银行勒令供房人提供其他担保,很多供房人拿不出其他担保,眼睁睁地看着银行把房子收走,于是乎,民怨极大,很多香港市民,上街散步。
雪上加霜的是,就在当年,又爆发了“亚洲金融危机”,加重了香港房价的下跌,结果,香港很多市民,对董建华的“每年建85000套房”政策,非常不满,在巨大的民怨之下,董建华不得不,悄无声息地撤回了“每年建85000套房”政策。
所以,香港的房价,没有缓解方案,就一直贵到现在了。
那么今天的香港特区政府,吸取了董建华的教训,懂得了“步子不能迈太大”的道理,所以,香港今年的批地,每年也是像挤牙膏似的,一点一点地挤,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担心遭遇当年的民怨。所以,香港的房价,也就暂时无解了。
好,那么,说起英国人,我们又有一个问题,在鸦片战争的前后,英国人他们为什么瞅中了香港这个小岛呢?
其实,这事一点都不复杂,当年的英国人,就是参照的澳门。
当年的澳门,是葡萄牙殖民者的居住地,澳门位于珠江出海口的西侧,走海路去广州,方便,商船出海回葡萄牙,也方便,离广州近,但又没挨着,保持了一点距离,位置刚刚好,那么,英国人仿照葡萄牙人,认为:香港位于珠江出海口的东侧,港澳两地,一东一西,地理位置差不多,也是刚刚好。
这,就是为什么英国人最初瞅中了香港,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人提出了割让香港的要求,当时,英国人要离开香港,他们参照澳门,对标广州,因为当时广州是大清帝国唯一的一个对外通商口岸。
可是呢,当时英国人不但瞅中了香港,而且还瞅中了上海,这也就是英国人在“五口通商”的要求里,写入上海的原因。
英国人又是如何瞅中上海的呢?其实是有一个名叫郭士立(Karl Friedrich August Gützlaff)的普鲁士人,这人为英国殖民者办事,他有一回在黄浦江出海口,观察了一下黄浦江出海口的帆船进出,发现一天之内,竟然有多达400艘的帆船进出,这个数字彻底撼动了郭士立,于是,郭士立一打听,把地图摊开来一看,这才发现:原来,上海这个地方,是整个长江流域物产的进出口,上海的商业价值,不可估量!
于是呢,郭士立把他在上海县的发现,写成报告,交给英国人,英国人一看,派人去核实,果然发现,上海是个好地方,上海的商业价值,远远超过香港和广州,上海有潜力成为远东最大的贸易中心。
这就是为什么,在《南京条约》的谈判桌上,英国人把上海,加入了“五口通商”的名单之内,于是,1842年,香港开埠,1843年,上海开埠,接下来的几年,英国人在香港和上海同时做生意,对比两地的经济效益,结果发现:上海完爆香港。
于是乎,英国大部分的在华资本,都跑到上海去了,这就是为什么,从1843年一直到1950年,香港的发展,不如上海。
好,那么我们再说,我方谈判代表团和英方谈判的时候,为什么拿出“50年不变”这个数字呢?为什么是50年?为何不是20年、或者80年呢?
其实啊,“50年”这个数字,还是有讲究的,简单粗暴地解释,“50年不变”翻译成人话,就是“请你们这一代香港人放心”的意思,这个数字的用意,就是要稳住香港那一代人的民心。
那么,我方当年的谈判代表为什么不说“香港制度永远不变”呢?说“香港制度永远不变”不是更能稳住人心吗?答案是:作为政治工作人员,说话要留有余地,不能把话说死。先说“50年”,作为试验期,试验期过了,看情况,是这个意思。
很多朋友把“50年不变”理解成“50年后一定变”,这是误解,至少在80年代中英谈判那个时候,它的初衷并非如此。
声明:本文只谈历史,只探讨1980年代中英回归谈判时期“50年不变”说法的初衷,不涉及香港最近几年的时事政治。
对于香港回归之后的情况,如何变化,当时没人能看准,所以,说话需要留一点余地,是的,经验老到的政治工作人员,说话都会给自己留一点余地,这是必要的,我们只要换位思考一下,这事不难想明白。对于这点,中央党校副校长谢春涛,在2019年11月19日的一次公开发言,是这样解释的:
“如果香港现行的制度,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善以及国家统一,都有好处,(2047年)不需要变,但效果不好,恐怕又是另外一种情况”
所以,我方政治工作人员当年在谈判桌上说的“50年不变”,其实是一种说话艺术,我们学习说话要给自己留余地,我想,这是个好事。我们读史阅世,借以明智,也就是这个意思。
好,下一个问题:英国人为何把香港建设成东方之珠?
其实,香港成为东方之珠,不能说完全是英国人的功劳,当然了,我们必须承认,在回归之前,英国人给香港人提供了一个较为自由的、法治的环境,对香港的经济腾飞,有一定的功劳,但,这并不是全部,事实上论香港的腾飞,数百万勤劳的香港人,功劳才是最大的,此外,也离不开当年的全球产业大转移。
1960年代到1980年代,全球密集型产业发生转移,那个年代,西方世界的人力,已经变得很昂贵,所以西方人把制衣、电子产品、钟表、塑料制品……等一系列的工厂,转移到香港、新加坡、韩国、台湾等地,使这四个地方的经济,出现了腾飞。
换句话说,香港的腾飞,首先是时代的产物,其次是勤劳的香港人的汗水,然后才归功于英国人给香港提供了自由、法治的秩序,否则就无法解释,从1840年代到1960年代,同样是英国人治理,香港为什么没有成为东方之珠。
所以,香港的腾飞,不能说完全是英国人的功劳。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香港的腾飞,也和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有一定的关系,改革开放之后,很多香港人到深圳、东莞、广州设厂,而且,内地的外贸单子,当时多数都要经过香港的外贸公司转手。
说形象一点,从1980年到2000年这20年间,国际上很多货物经由香港进入中国内地,都要被香港人“宰一刀”,同理,很多中国产品经由香港出口,也被香港人“宰一刀”,在那20年间,香港人实际上扮演了“雁过拔毛”的角色,而且,当年外资来了,也多数是先把钱存放在香港,为何?因为那些外商当时认为,钱放在香港更安全,所以,多数外商都拿香港作为进入中国的基地,很多的钱放在香港,一进一出,又被香港人“宰一刀”,所以,当年的香港人,想不富都难。
说起香港腾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在1949年之后的10年间,大量的资本从上海、广州等地,涌入香港,且同期,上海的英国资本,也集中到了香港,这还不算,1950年代到1970年代,由于东南亚排华,大量东南亚华人的资本,也转移到香港,而且,同期又有大量的内地人口,涌入香港,所以,香港其实是集中了大量的优质资本和充足的劳动力,这些,都是香港经济腾飞的坚实基础,和强大的推动力。
那么,即使我们说,香港成为东方之珠,并不完全是英国人的功劳,可是英国人的管制,确实把香港发展往好的方向推,为何呢?在这一点上,1970年代的时候,香港总督麦理浩说过这么一段话:
“我们(英国人)把香港建设好,争取香港人的民心,为1997年到来之前的(主权)谈判创造筹码,要使中国大陆知道:接受香港现状的好处,大于其收回香港的好处”
麦理浩的话说得很清楚。换句话说,英国人把香港治理好,是为了尽量阻止香港回归中国,他们的心思也挺有趣的。
好了,那么我国在1949年,为什么没有用武力收回香港呢?这事的原因还不简单,但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呢,1950年,务实的英国,承认了新中国,英国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西方阵营国家。英国承认新中国之后,蒋介石和宋美龄大骂英国人“不讲道义”,这事就不提了。
那么,英国承认新中国,这事有什么意义呢?答案是:示范效应。英国人带头承认了新中国,那么往后,一些西方国家就会跟进。
那么,英国为什么带头承认新中国?因为英国人很务实,他们希望通过这个来示好,希望中国暂时不要用武力收回香港。
好,那么当时在1950年那会,中国为什么不用武力收回香港呢?简单地说,香港当时作为中国打破西方经济封锁的一个口子,是很有用的,可以作为物资、信息、人员进出中国大陆的一个口子,打个比方,你家的前后左右,都被邻居都用篱笆围起来了,其中一家留个口子,晚上你就可以做文章了。
好,那么最后我跟大家讲讲香港“一楼一凤”这事。
我们有一些朋友误以为,“一楼一凤”在香港合法,这个说法不对,如果“一楼一凤”在香港合法,那么香港政府应该给他们发执照,然后,让她们依法纳税,但是,香港政府并没有这样做,为什么?因为香港政府根本不承认“一楼一凤”是一个合法的行业。
所以正确的说法是:“一楼一凤”在香港,只能说不算犯法,但,它并不是一个合法的行业,不受政府承认,也不受社会认可。
香港的“一楼一凤”并不是港英政府鼓励、引导的产物,恰恰相反,“一楼一凤”是香港妓女钻香港法律空子的产物。因为在1980年代末,港英政府立法禁止“组织和操纵卖淫”,规定 “一个场所超过一个人从事性交易”定义为“卖淫场所”,那么,当时香港的妓女和房东,为了规避这个法律,她们把一套房子分隔成三四个小房子,每个小房子里面只有一个妓女,这样的话,香港的警察来抓人,无法可依,只能干瞪眼。
那么,为什么要“超过一个人”才算“卖淫场所”呢?为什么“一个人卖淫”就不算“卖淫场所”呢?答案是:因为港英年代,香港是英国人治理的,所以参照的是英国模式,原来啊,在当年,英国也有“一楼一凤”,那是英国的传统,香港当时作为英国的殖民地,是参照的英国。
然而事实上,香港也扫黄,但香港警方依据的法律,是《入境条例》里面的“违反逗留条件”,说“游客不能从事和游客身份不符的行为”,因为在香港做“一楼一凤”的,有相当一部分是内地女子,她们持七天旅游签注,所以,警察说她们违反了逗留条件,算犯法,就用这个借口,去抓她们。
不但如此,香港警方还有一种“钓鱼执法”,简单地说,就是让一些女警察,假扮为妓女,三更半夜在香港站街,男人来问价,警察立马冲出来,将他拘捕,为什么呢?因为这属于“在公众场所以不道德目的唆使他人”,这在香港属于罪行。
那么,香港现在的立法会,为什么不立法禁绝“一楼一凤”呢?答案是:压力不够大。
“一楼一凤”在香港,虽然是个丑恶现象,但是平心而论,它并没有多少受害人,所以,民间对“一楼一凤”这个东西,虽然说不认可,不尊重,但是,也谈不上有多少仇恨,所以,在香港立法会,禁绝它的声音,并不大。
有一个政治常识是这样的:一个社会现象,如果没有足够的压力去改动,一般就不会改动。这叫“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任何新法律的出台,要么是因为社会压力足够大,要么是因为社会利益足够大。而这两者,在香港都不存在。
而且呢,香港的议员在立法会上提议禁绝“一楼一凤”,这事对议员本身,不但没有多少利益,而且还要承担风险,因为香港的议员考虑到,一旦香港禁绝了“一楼一凤”,香港的“性犯罪率”,可能会上升,那么一旦“性犯罪率”上升,这个议员的政治“前途”和政治“钱途”都毁了。
什么叫做政治“钱途”呢?因为香港立法会议员每年的津贴超过100万港币,是非常丰厚的,所以,香港立法会的议员,他们非常珍惜自己的议员身份,所以,基本上都是稳健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