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听说过“公车上书”,说的是这么一段往事:
1895年春,当时正值甲午战争期间,康有为和各省举人在北京参加乙未科会试,在京等候发榜的时候,突然传来日本马关谈判的消息,说要赔2亿两白银,而且还要割台湾和辽东。
于是,康有为义愤填膺,他起草了一份给光绪皇帝的上书,然后,组织了在北京的1200多名举人,集体联名签署,反对马关条约,建议和日本继续打下去,即所谓的“迁都再战”。
关于公车上书的油画
康有为的这份《上皇帝书》,传遍了京城,然而,当康有为在农历四月初八这天,到都察院去递交这份上书的时候,都察院拒绝接受,都察院给他的理由是:光绪皇帝已经在《马关条约》上面盖章了。
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公车上书”事件。
然而有趣的是:这段历史,其实是有水分的。康有为夸大了这事,使这件事的真面目,严重失真了。
首先,我们所知道的“公车上书”事件的历史叙事,资料出处是康有为自己写的《我史》,他的叙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人戳穿,很多人信以为真,然而,纸毕竟包不住火,多年之后,在众多历史学者的努力还原下,康有为夸夸其谈的真相,最终还是被戳穿了。
康有为不诚实
废话不说,简单粗暴,用最通俗易懂的文字,把这事的真相告诉大家:
真相一:康有为确实起草了给皇帝的上书,但是,只有80个人签署,而不是康有为在《我史》中吹嘘的1200人。
真相二:当时在北京草拟上书的举人,并不是只有康有为一个,而是有很多人,例如有一个名叫陈景华的广东举人,他也写了上书,他也在北京组织了联名签署,并且他那份上书,募集到289人签名,比康有为募集到的80人签名,要多得多。
真相三:当时以翁同龢、李鸿藻、汪鸣銮为代表的朝廷高级官员,也起草了上书,京官的主战奏折非常多,至少有35封,部分官员还收集了在京各省举人的签名,这部分由京官组织的上书,成功送达光绪皇帝的案前,比康有为的“上书”,影响力大得多。
真相四:康有为在《我史》中说,他农历四月初八到都察院去递交上书,都察院说皇上已经签约了,拒绝接受上书,这个说法和清代档案不符,清代档案显示:都察院在农历四月初八当天,仍然接受并转递了举人的上书,当天,都察院转递了湖北、江苏、河南、浙江、顺天、山东、四川等七省举人的八批上书,签名者多达324人,但是,其中并没有康有为的上书。
真相五:事情的真相是:康有为根本没有去递交。为什么没去递交?因为他听到了内部消息,说皇上已经答应了《马关条约》的条款,这事已经没救了,所以,也就懒得去递交了。
这,才是历史的真相。
康有为《我史》,“公车上书”叙事的出处
好了,说到这里,我们简单总结一下:
总结一:康有为确实有组织上书的行为,但是,签名者寥寥,只有80人,康有为出于虚荣心,在他的《我史》里,把80人吹嘘成1200人。
总结二:当时在北京草拟上书的,并不只有康有为一个,而是有很多人,而且,不但有民间举人的上书,而且还有清政府高官的上书,但是,康有为在《我史》里,只提及了自己的那一份上书,对其他人的上书,则丝毫没有提及。换句话说,他刻意放大了自己的行为,而抹杀了别人比他影响力更大的行为。
总结三:康有为那份募集到80人联署的上书,最终他并没有递上去。换句话说,从本质上讲,他并没有上书。
参考资料:
茅海建《“公车上书”考证补》
康有为《我史》
黄彰健《戊戌变法史研究》
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
康有为《自编年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