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你澄清两个困扰了大家很久的历史疑团:
历史疑团一:武则天为什么给自己立一个“无字碑”?
历史疑团二:我们古代的科举考试,为何要考八股文?
历史疑团一
武则天为何立无字碑?
很多朋友都听说过,一代女皇武则天,生前吩咐后人,为自己立一个“无字碑”,也就是不刻碑文的碑,寓意“千秋功过,任人评说”,据说,这就是陕西乾陵“无字碑”的由来。
这个故事很浪漫,很有“女皇范”,听起来大气磅礴,很多历史爱好者也都信了,但事实上,这个故事是假的,骗人的。
陕西咸阳,乾陵,武则天的无字碑
事情的真相,其实是这样的:
真相1:今天陕西的乾陵(武则天的陵),确实有一个“无字碑”,但是,无字碑根本就不是武则天立的,而是在武则天死后,由他的儿子(唐中宗)李显立的,所以,所谓“武则天给自己立无字碑”的说法,从根子上,就是错的、不成立的。
如图,无字碑不是武则天立的,而是李显立的
真相2:无字碑虽然没有刻字,但是,它上面已经刻好了一个一个的方格,每个方格长4公分,宽5公分,换句话说,原本是打算刻字的,但是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刻字一事,耽搁了下来。
真相3:所以,真正的问题不是“武则天为何给自己立无字碑”,而是“李显给他妈(武则天)立碑之后,为何不刻字”,这个,才是真正的问题。
李显:我妈这人,不好评价啊,碑文也不好写啊
真相4:那么,李显为何不刻字呢?无从知晓,一般认为,李显至少有以下两个苦衷。苦衷之一:李显不认同她的母亲武则天篡夺大唐皇位的行为,所以,不能赞美她,但是,毕竟又是亲妈,批评她也不对,所以,碑文很难写。苦衷之二:如果碑文是赞美武则天,那么李显担心碑文会被后世的男权统治者抹掉,如果碑文是批判武则天,则李显将广泛得罪武则天留下的一大堆臣子、皇亲国戚等残余势力,对李显不利。
真相5:所以简单地说,无字碑就是一个烂尾工程,而不是武则天立无字碑“千秋功过、任人评说”,根本没有那么浪漫。
武则天想象图
真相6:如果不愿留碑文,那么根本连碑都不需要立,这才是常识,为何?因为“奥卡姆剃刀定律”: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立一个无字碑,相当于你明明打算永远不写信,但偏偏买一大叠信纸回家,逻辑荒唐。
真相7:立个无字碑(空碑),让后人随便刻字、对自己进行诋毁,这不是智力和精神正常的人的行为,所以,所谓武则天立无字碑寓意“千秋功过、任人评说”,只是民间无聊文人的臆想,从逻辑上说,完全不能成立。
真相8:更符合逻辑的故事版本是这样的:李显给他妈立了碑,原本是打算刻字的,但是,李显考虑不周,立了空碑之后,在刻字之前,李显反复琢磨碑文的稿子,越琢磨越发现不对劲,他这才逐渐认识到事情的棘手难办,所以,李显对于刻字一事,非常谨慎,一拖再拖,结果拖了5年,李显一命呜呼,于是这事,不了了之,这个叙事,才是合理的推断。
总之,武则天的无字碑并没有“千秋功过任人评说”的寓意,因为无字碑根本就不是她武则天立的,所以,这个说法根本不成立。
历史疑团二
科举考试为何考八股文?
我们都知道,自从明朝开始,中国科举考试都考八股文,规定考生的文章按照“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这八个章节,写政论文,行文结构非常死板,一般认为,考八股文,严重扼杀了中国众多读书人的创造力。
清末一份状元卷,典型的八股文
好,问题来了,那么,明清两代的皇帝和他的班子,难道不知道八股文束缚读书人的创造力吗?他们为什么规定必须考八股文呢?
以前跟大家反复强调一个观点,那就是:历史上我们看起来不合理的事情,绝大多数,都有它的合理性,好,那么我们今天用最简单易懂的话,说说这个八股文,它是怎么来的,为什么科举考试要考八股文,为什么要规定考生写这么死板的文章。
简单地说啊,事情的来由,其实是这样的:
在隋代和唐代,科举考试刚刚出现的时候,虽然也都是命题考试,但是,并没有规定答题的固定格式,于是呢,当时的科举考试,考生们交上来的考卷形形色色,千奇百怪,举个例子说,唐代某次科举考试,考题是《论长安之不若洛阳》,那么考生交上来的卷子,千奇百怪,各式各样的怪卷都有:
第一类怪卷:诗歌,有的考生全篇用诗歌的形式,论证为什么长安比不上洛阳。
第二类怪卷:小说,有的考生直接编故事,以讲故事的形式,间接说明为何长安比不上洛阳。
第三类怪卷:生僻引用,例如说,考生会引用他读过的一些不知名的地方作家,写的关于长安和洛阳的点评。
等等,各类怪卷,可把考官累坏了,为什么累坏了呢?
首先第一个,从阅卷的考官的视角看来,这个考生是诗歌,那个考生是小说,另外还有考生引用的生僻书籍,考官根本就没读过,不知所云。
所以,考官觉得累,叫苦连天,不过,虽然累,但是,阅卷评分,是皇帝交待的差事,再苦再累,也只能硬着头皮干。
不但考官累,而且朝廷后来渐渐地,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什么问题呢?
问题之一:评分标准不统一。不同考生的考卷,有的写诗,有的叙事,有的写小说,有的从头到尾都是议论,所以呢,根本就无法用同一个标准去评分,比如说“论长安之不若洛阳”,考生甲的诗歌,和考生乙的论文,谁比谁更好?一个是诗歌,一个是论文,不是同一个类别,如何比较?如何评分?而且,同一份诗歌卷子,不同的考官给出的评价,往往有天壤之别,所以,评分标准混乱,一点都不科学。
问题之二:串通作弊更容易。因为答题格式不限,所以有的考生会在考前,送钱给考官,并且和考官约定:卷子上有一句诗“花有重开日”,那就是我的卷子,给个高分,或者说,小说主角叫“大郎”的,就是我的卷子。古代科举考试评卷和今天一样,都是把考生的名字糊起来,考官看不见考生的名字,所以,有的考生就可以和考官串通:在卷子上做标记。
问题之三:对考官要求太高,让考官苦不堪言。是的,一大堆考生的卷子收上来,有诗歌,有小说,有叙事,有议论,有引用一大堆不著名的书籍……五花八门,这就意味着,要求考官要擅长诗歌、擅长小说、擅长叙事文、擅长议论文,还要读遍天下那些不知名的作家的书籍……考官不堪重负,评卷一次,筋疲力尽,如同死了好几回,实在是很难胜任。
这些问题,其实从隋唐两代开始,就不断有人提出来,但是,朝廷一直没有改革,直到宋朝,皇帝和他的班子,终于忍不住,要改革了,于是,宋朝规定:科举考试,不允许写诗,不允许引用不知名的书籍,引经据典只能从儒家经典里面引,而且,开始统一格式,再后来到了明朝,开始规定:科举考试,只能用八股文答卷,不准自由发挥,也不准引用儒家经典之外的民间书籍。
规定只能写八股文之后,明清两代的科举考试,有了相对更稳定、更科学、更公平的评分标准,而且,考官的阅卷负担,也减轻了,不过,凡事均有利有弊,从另一方面讲,八股文确实限制了考生才华的发挥,可能无法选拔出真正的能人,那么,明清两代,有没有人指出这个问题呢?
有的,举例说,康熙和乾隆,都讨厌八股文,他们都想改革。
1663年,康熙皇帝大刀阔斧,废止八股文,然而仅仅两年之后,也就是1665年,礼部侍郎黄机发现不妥,他向康熙皇帝说,如果废除八股文,那么势必造成一种后果,那就是:中国的读书人发现,只要七律诗写得好,也可以中状元,那么谁还去读圣贤书呢?所以大家都不读四书五经了,那样会出大问题。康熙听了觉得有理,无奈之下,于1668年又恢复了八股文。
然后呢,到了1738年,大清的兵部侍郎舒赫德,对乾隆皇帝说,以八股文为核心的科举考试,无法选拔真正的人才,应当改革,乾隆皇帝听了,觉得有道理,组织臣子们开会讨论,结果,没有一个人能提出替代方案,所以,讨论不了了之,八股文,还是照样考,换句话说,清朝的皇帝不是不知道八股文的缺点,也不是不想废掉八股文,而是一旦废掉,实在想不出替代方案,所以八股文,也就这样,一直考到了清末。
说到最后,总结一下:八股文之所以出现,不是因为皇帝和他的班子喜欢八股文,而是为了统一答卷形式,使科举考试更公平,使评卷标准更科学,让科举考试更具备可操作性,换言之,如果没有八股文,考生交上来的卷子五花八门,格式多种多样,同一份卷子让不同的考官评分,判若云泥,那样的话,其实更不科学。说得更清楚些:八股文的出现,在当时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至少皇帝和他的班子,是这么看的。
参考资料:
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
张希清《中国科举制度通史》
李尚英《科举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