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朋友误以为:简体字是在1949年之后才有的,而在1949年之前,中国没有简体字。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答案是:非也。其实,简体字在中国,早已有之,历史悠久。
是的,人的本性是倾向于偷懒的,中国人也不例外,所以,在古代,简体字早就出现了,而且出现得非常早,举一些个例子,给大家开开眼界:
例一:清朝书法家苏廷玉的作品,出现了简体字,如下图:
清朝的这幅苏廷玉书法作品中的这个“乱”字,就是简体字,而它的繁体版本,应该是“亂”。
须知,苏廷玉生活的年代,已经是170多年以前。
例二:东晋时期书法家王羲之的作品《十七帖》中,也出现了“东”、“马”等简体字(对应的繁体字应该是“東”、“馬”才对):
要知道,王羲之生活的年代,已经是1800年前了。
例三:下图是清朝的《红楼梦手抄版》,这里面出现了“过于”、“坏”、“这”、“劝”、“听”、“体”等大量的简体字(对应繁体:“過於”、“壞”、“這”、“勸”、“聽”、“體”):
可见清朝那时候我们的抄书人,有多爱偷懒。
例四:更令人震惊的是,在当年大清帝国紫禁城里的内务府,他们所用的腰牌,也采用了简体字“务”,而它对应的繁体字应该是“務”。附图就是当时的腰牌文物之一:
可见我们当年堂堂清帝国的大皇帝,他们家的内务人员,连铸造个腰牌,都在用字上偷懒笔划。
是的。偷懒是人类的共性。古今中外,概莫如是。
事实上,我们现在使用的大多数简体字,早在1949年之前,它们就已经存在很久了,而且已经被使用几百上千年了,只是在1949年之后,这些简体字的使用,才被官方承认合法了,仅此而已。
这,才是简体字的真相。
读到这里,你也许会问了:为什么我们在1949年之后,要推广简体字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要扫盲。
是的,当年1949年的时候,中国的识字率只有不到20%,也就是说,当时10个中国人有8个文盲,是的,你没有看错,当时的文盲率高达80%,所以,当时我们国家很急,说必须要在短期内改变这个状况,所以,推广简体字,因为它写起来最容易,学起来不吃力,事实证明,简体字扫盲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说点更有趣的:事实上,英语也有简体字,我也举几个例子:
例一:OK这个单词,其实它就是OKAY的简体字。
例二:USA这个单词,就是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的简体字。
例三:PRC就是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的简体字。
所以说呢,偷懒这种事,其实是不分国界的,东西方都一样。
还有一个更有趣的事情,大家是否意识到:其实,我们祖宗使用的文言文,本质上也是一种简写。
是的,文言文也是书面表达简约需求的产物,一般认为在历史上,由于竹简昂贵、笨重,所以,用文言文记事,字数最少,消耗竹简最少,最经济,最划算,也最有效率。我举几个具体的例子:
例一:“如果连这个都能忍,那么世界上还有什么不能忍的?”这句话一共21个字,但是如果用文言文来表述的话:“是可忍孰不可忍”,只有短短7个字足矣,连逗号都省略了。
例二:“举出一个例子,就可以说明其他的情况”, 这句话一共用了16个字,但是用文言文来表述的话:“举一反三”,短短4个字解决。
例三:“是这样的”,一共4个字,但是用文言文表达,只需要一个“然”字,就可以了。
例四:还有“你放心,包在我身上”,一共8个字,但是用文言文表示,只需要一个“诺”字,就足以表达清楚。
你想想,用文言文的话,长年累月,这能节省多少的竹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