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早在1874年,大清朝时期,台湾原住民就和日本人打过一仗,史称“牡丹社事件”,今天跟你讲讲这件血腥往事。
事情要从1871年讲起。
1871年9月,大清和日本建交,然而建交才一个月,出事了。
那会啊,台湾是大清的国土,但是,大清不愿治理台湾的番人,为啥?因为番人太凶了,不好管治。当时有个番人部族叫“排湾族”,住在今天台湾屏东县的地方,大概在这个位置:
排湾族的番人,长什么模样的呢?
例如,歌手动力火车,他们就是排湾族。仅供参考。
动力火车是排湾族,台湾原住民
那么当时还有一个情况:琉球王国是大清的藩属国,但琉球同时也向日本称臣,只不过,大清不知道。琉球的位置在此:
那么,琉球为什么同时也向日本称臣呢?答案是:被日本武力强迫的。
所以,那会的日本人也认为:琉球是日本的属土。
好,交代完背景,我们就开始讲故事了。
1871年10月18日,一艘琉球的船,倒霉透了,不幸遭遇暴风,在台湾附近的海域,随风飘荡,摇啊摇,船上原本有69个琉球人,有3人在颠簸期间,掉进大海淹死了,剩下66个。
船搁浅在今天台湾屏东县的浅海,重重撞到礁石上,破了,咕噜咕噜进水,船上66个琉球人,跳海泅水,爬上了海滩,大难不死。
这66个琉球人,长的什么模样呢?
金城武就是琉球人,可以参考他。当然了,不一定都那么帅。
金城武是琉球人,日本籍,台湾长大
不扯远,言归正传。
这66个大难不死的琉球人,爬上沙滩之后,喘完气,琢磨了一下,船已经沉了,肯定回不去琉球了,怎么办呢?不知道,但是,有一点非常清楚:此时最要紧的事,就是找吃的。
是啊,都快饿死了,先填饱肚子再说。
走啊走,走了好久,看到地面上有红薯叶,于是把红薯挖出来吃,吃完再走,看到了几个正在地里劳作的番人,这些是排湾族,但是,琉球人不晓得,走上前,和他们打手势对话。
这几个排湾族,倒没有敌意,他们把粥啊饭啊红薯啊拿出来,给这66个琉球人吃,然后呢,把琉球人带回了自己的部落。
真实历史照片:台湾原住民
读到这里,你也许会问:不是说番人很凶、见人就杀的吗?为什么这几个番人还挺热情好客的?
其实嘛,番人总体上,凶是凶,但也看情况,看你遇到谁,看对方心情好不好,看你笑容是否可恭,等等,番人虽然野蛮,但番人也有朋友,他们有他们的社交逻辑,世事无绝对。
番人把66名琉球人,带到头目的一间茅草屋里,让他们坐下,并且拿水过来,给他们喝,琉球人喝了,番人当时的社交规矩是这样的:只要你喝了他们家的水,你就不是敌人了。
这时,几个番人拿着火枪,打着手势,跟琉球人说,他们出去打猎,让琉球人呆在原地,不要动。
然而,毕竟语言不通,这一切的沟通,期间的误会不少。
真实历史照片:台湾原住民
于是,琉球人开始讨论,说以前听长辈们说过,番人很凶的,不讲道理的,喜欢砍人脑袋取乐的,别看他们给我们吃的喝的,我看这些番人,个个面露凶光,不像是善类,此地不宜久留,搞不好番人把我们杀了祭神,我看啊,咱还是跑了吧。
于是,琉球人起身跑了,可是在逃跑的时候,被屋后的番人看见了,番人叫他们别跑,可是你越叫,琉球人跑得越快。
番人觉得不对劲,认为这批“客人”不尊重我们排湾族,不但如此,从番人看来,这群来了又跑的奇怪“客人”,变得可疑极了:因为排湾族以前有过不愉快的经历:他们曾经收留过落难的海盗,可是海盗走了之后,反而带着更多的海盗回来,洗劫了番人的部落。所以,这批琉球人的不辞而别,勾起了番人的恐怖回忆,于是,番人七嘴八舌合计,一致认为:这批不速之客肯定是坏人,他们走了之后,一定会带着大批敌人回来攻击我们,所以,不能放他们跑!一定要杀了他们!
真实历史照片:台湾原住民
这就是番人的逻辑。
于是呢,番人们紧急集合,个个手持大砍刀,吼叫着,一窝蜂地追杀琉球人,66个琉球人,有54个当场被砍死,有12人逃脱,他们躲进附近村庄汉人的家里,这个汉人叫杨有旺。
日军为54名被杀的琉球人立碑
一场大屠杀之后,生番把54个琉球人血淋淋的人头割下,拎回部落里,喝酒庆祝,欢呼出草成功,个个欢叫着,跳舞。
当时番人最喜欢攀比的,就是谁家挂的骷髅数量多,骷髅头多,代表英勇,女孩子青睐。这回54颗,那简直就是大丰收。
12名幸存的琉球人在杨有旺的家里,战战兢兢地躲了好些天,然后呢,杨有旺到台湾清政府去报案,很快,官府派人来了,把这12个琉球人送回福州,当时福州有一个“琉球会馆”,也就是琉球同乡会,再后来,12名琉球人被送回了琉球。
琉球人深受儒家文明熏陶,有情有义,他们感激台湾汉人杨有旺,很快就向台湾清政府送去了200个银元,说委托清政府转交给杨有旺,作为酬谢,然而,这200个银元经过清政府官员的层层贪污盘剥,到了杨有旺的手上,只剩20银元。
大清为什么会亡国?此事可见一斑。
真实历史照片:台湾原住民
好了,我们把视线,转向琉球这边。
琉球王国安顿好大难不死的12个琉球人之后,他们把这事,报告给了日本人,为什么呢?因为本文一开头就交代了:琉球当时是“两属”,既向大清称臣,也向日本称臣。
日本政府知道了这事,有人建议,出兵台湾,剿杀番人。可是,当时日本和大清刚建交不久,日本人寻思了一下,台湾毕竟是大清的地方,最好还是事先问问大清,经过一番准备,1873年3月,日本政府派了一个人到北京,这人叫副岛种臣。
副岛种臣
在北京,吏部尚书毛昶熙、户部尚书董恂,接见了副岛种臣。
毛昶熙(上)和董恂(下)
副岛种臣问:贵国台湾地区的生番,杀了我属国琉球的百姓54人,贵国打算如何处理?
毛昶熙和董恂一听,整个人都懵了:什么?琉球是你们日本的属国?琉球分明是我大清的属国好不好?
副岛种臣一听,不对劲,他不想争论这个,于是话锋一转,说:台湾生番杀琉球难民,贵国要不要惩戒一下这些生番?
毛昶熙和董恂说:我国是否惩戒我国的番人,关你日本人什么事?再说了,这些番人,禽兽一般,凶得很,不好惩戒。
副岛种臣于是说:如果贵国不想管的话,那么我们日本就要出兵清剿了,贵国是否有异议?
毛昶熙和董恂说:台湾生番,我朝政府从来不管他们,他们也不服我朝政府的管治,你们日本爱出兵就出兵,爱剿杀就剿杀,在我们的眼中,他们就是动物,我们才不管,懒得管。
应该说,毛昶熙和董恂这个回答,水平不高,因为这透露出两个信息,第一个信息,清政府的国家主权意识薄弱,第二个信息,清政府对琉球不是十分重视。日本人立马听了出来。
于是呢,副岛种臣就回日本去了,并向明治政府报告了此行。
得知清政府不反对日本出兵,于是,日本就开始准备出兵了。
1874年5月12日,西乡从道(西乡隆盛的弟弟)率领六七千名日军,分承多艘兵船,在今天台湾屏东县海边登陆。
西乡从道
那时有汉人在海岸边,看到了登陆的日军,这些汉人当中,有和排湾族番人相熟的,偷偷地跑去,给排湾人通风报信了。
排湾族一听,一琢磨,想起自己部落2年多以前,杀了54个琉球人,和此事一联想,确信:这批人是来报仇的。
于是,排湾番人集合,传令各地,加紧戒备,随时准备战斗。
日军在岸上,选址,修建兵营,扎营,演习,派人四处侦查,一连好几天,没看到番人。
真实历史照片:台湾原住民
18日,终于看到了番人,于是,日军哇哇叫着,开枪追杀,番人用火枪、弓箭等武器还击。
从18日到21日,日军和在各处遇见的零星排湾族,爆发了各种战斗,互有伤亡,但战斗的规模都较小,为什么?因为日军还没进入番人的核心地带。
22日,日军150人行军到一个名叫“石门”的地方,遇到了排湾族的激烈抵抗,石门是进入番人核心地带的必经之路,所以,番人在这里拼死抵抗,双方爆发枪战,非常激烈。
由于日军的装备占优势,所以番人抵挡不住,在此战中,排湾族“牡丹社”部落首领阿禄古父子两人,都被日军打死了。
擒贼先擒王,头人父子都被打死,番人无心恋战,立马撤退。
“牡丹社头目父子二人被日本人打死”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排湾族的各个部落,严重打击了排湾族的士气,原本采取观望态度的一些部落,开始主动向日军示好。
这事说起来尴尬,但是人哪,其实就是欺软怕硬的动物,本性如此,打得过就打,打不过的时候,往往就会换一副嘴脸。
真实历史照片:台湾原住民
6月1日,日军兵分三路,扫荡排湾族的三个主要部落:牡丹社、高士佛社、射不力社。
日本鬼子进村的时候,这三个部落的番人,出于恐惧,早就躲入深山之中,所以在沿途,日军只遭到小规模的抵抗。
进村之后,日军把能看到的房子,一把火都烧光了。
7月1日,以牡丹社为代表的排湾族,向日本人投降。
1874年侵台的日军,中间坐者是日军长官西乡从道
于是,这场战争,就这样,草草结束了。
由于双方力量悬殊,排湾族打不过,抵抗意志不足,所以,这场战争的规模不大,番人一共伤亡70多人,日军战死12人,但是,日军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病死了600人左右。
什么病呢?疟疾。
原来啊,台湾岛南部的气候比日本热太多,而且台湾南部开发程度低,很多地方都是原始丛林,蚊子很多,日本人来了,被蚊子一叮,得了疟疾,少数免疫力差的兵员,就病死了。
这个跟我们古代北方的官员被贬到广东来,有一部分死于疟疾,是同一个道理,当时人们不懂这个原理,称之为“瘴气”。
得知日军出兵台湾打番人,并且滞留在台湾不走,清政府这个时候才知道不妙,于是要求日本政府撤兵,日本人请英国人威妥玛作为中间人调解,最终在10月31日,中日签署《北京专约》,大清承认日本出兵台湾为“保民义举”,大清赔偿日本50万两白银,并且,大清承诺对台湾番人“严加管束”。
于是,日本人就撤兵了。
《北京专约》暴露了清政府的软弱本质。事实上当时琉球是大清的藩属国,琉球人被台湾番人杀害,此事和日本无关,但是清政府的颟顸无能,决定了它做事软弱。是为亡国气象。
尾声之一:这次番人杀害琉球人以及日本出兵台湾一事,让大清意识到:以往不积极管治番人的政策,确实欠妥,于是决定“开山抚番”,遂指派沈葆桢(继任者是刘铭传)派出军政人员,深入台湾东部,开路,和番人接触,试图对番人开展教化和治理,不过,番人并不容易驯服,很多部落不服从清政府管理,因此又闹出很多流血事件,例如“大港口事件”、“礼加宛事件”等,令清政府焦头烂额,直至1895年割让台湾时,清政府仍然未能实现对台湾东部山区番人的有效管治。
真实历史照片:台湾原住民
尾声之二:清政府在本案中就琉球问题表现出来的软弱本质,被日本人一眼看穿,从台湾撤兵之后,日本立马着手策划吞并琉球,然后日本人用了5年时间,实现吞并琉球,将其设置为“冲绳县”。日本吞并琉球之后,大清一直抗议,各种谈判,但随着甲午战争战败,大清从此对琉球问题绝口不提。
尾声之三:2005年台湾牡丹乡(1874年叫牡丹社)乡长林杰西率团前往日本冲绳县宫古岛,就1871年排湾族祖先杀害54名琉球人向被害人后代道歉,当年死者之一的后代仲宗根玄治表示,排湾族后人的道歉行为,非常有勇气,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