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一
秦国和大秦帝国不是一回事
我们都知道“秦二世而亡”,也就是说,秦始皇建立大秦帝国,只到了他儿子这一代,秦朝就亡国了。秦朝其实只维持了14年的时间。
那么问题来了:广大历史爱好者平时听说的什么秦襄公、秦文公、秦宪公、秦穆公、秦献公、秦孝公……那么多的秦国帝王,都是怎么回事呢?不是说秦朝只有两代就亡国了吗?为什么秦国会有那么多的帝王?傻傻分不清呢。
好吧,今天,用简单的话语,把这件事帮你捋清楚。
简单地说:此“秦”非彼“秦”。
“秦国”和“大秦帝国”不是一回事。“秦国”虽然和“大秦帝国”确实有传承关系,但是,二者其实不是一回事:前者是封建体制下的西周诸侯国,后者是统一集权性质的帝国。
要把这事说清楚,就得从“秦国”的起源说起。
简单地说,事情是这样的:
西周时期,周孝王手下有个臣子,名叫嬴非子,嬴非子帮周孝王养马,业绩斐然,周孝王很高兴,于是,一高兴,就把今天甘肃陕西附近一带的地盘封给了嬴非子,封他为王。
于是,嬴非子就被封王了,封给他的地盘,后来叫做“秦国”,这个嬴非子,就是六百年之后的秦始皇的老祖宗,而嬴非子创立的诸侯国“秦国”,就是六百年之后“大秦帝国”的雏形。
作为西周诸侯国的“秦国”疆域很小
那么嬴非子死后,他的子子孙孙继位,也就是我们平时听说的秦襄公、秦文公、秦宪公、秦穆公、秦献公、秦孝公……等等一系列的秦国君主,一直到后来,传到一代君主,叫做秦庄襄王,这个秦庄襄王生了个儿子,名叫嬴政。
秦庄襄王死后,嬴政继承秦国的王位,这个嬴政野心很大,统一六国,建立了大秦帝国。
是的,嬴政(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建立的这个国家,叫大秦帝国,和以前的秦国,不一样了,疆域扩大了好几倍,而且,大秦帝国是个统一中央集权的专制帝国,我们平时说的“秦二世而亡”,指的是秦始皇建立的这个统一大帝国。
统一的大秦帝国疆域很大
也就是说,“大秦帝国”是“秦国”扩张的结果,是“秦国”的升级版,但二者有所不同。
秦始皇之后的秦国,是个统一大帝国,也叫“秦朝”。
亲爱的读者,读到这里,是不是豁然开朗了?
真相二
许多国家至今仍把中国叫“秦”
亲爱的粉丝,你没有看错,许多国家直至今天,仍然把中国叫做“秦”。
其中,印度今天的国语(印地语)管中国叫cheen,读音就是“秦”。
还有一个就是阿拉伯语,阿拉伯语里面的“中国”直至今天,仍然叫“alsiyn”,读音是“阿秦”。
还有伊朗,对的,伊朗的国语(波斯语)管中国叫“چین”,读音也是“秦”。
拉丁语则叫中国为Sina,读“新那”,一般认为是“秦”的谐音,对,Sina也就是新浪公司起名的渊源。
还有在梵语里面,中国叫चीन,读音Cīna,也是“秦那”。
其中梵语里面的这个Cīna,其实就是近代史上日语“支那”的来源。以梵语为载体的佛经对日本人的语言影响很深,日本人曾经把中国叫“支那”,客观上说,是直译梵语的结果。
印地语、波斯语、梵语、拉丁语把中国叫“秦”,这只是其中的一些例子,在亚欧大陆还有很多小国的语言,也把中国叫“秦”或者其词源是“秦”,不一一列举了。
是的,在印度人、伊朗人以及许多国家人民的眼中,我们都来自“秦”,我们都是“秦人”,即使我们想否认,可能也否认不了。
秦始皇油画形象
我无意对历史上的大秦帝国作出褒贬评价,不过,亚欧大陆如此多的国家把中国叫“秦”,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大秦帝国当年的赫赫声威。
真相三
秦始皇并不姓“秦”
秦始皇并不姓秦。
是的,秦始皇不姓秦,而是姓“嬴”,属于上古八大姓(妊、姬、姜、姒、嬴、妘、妫、姚)之一。
这上古八大姓都是女字旁的,为什么?因为当时都是跟妈姓,为啥要跟妈姓呢?因为上古时期是母系社会,男女关系是非常混乱的,孩子只知道妈是谁,不知道爸是谁,所以,那时候都跟妈姓。
秦始皇姓“嬴”,属于“赵氏”,名字叫“政”。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秦始皇的远祖,是母系氏族社会一个叫“嬴”的女人,也就是前面说的“上古八大姓”之一,后来“嬴”的后代太多了,所以,又分成许多的家族,其中一个家族名叫“赵”。
简单地说,秦始皇就是“赢”种族下面“赵”这个氏族的一个子孙。
或者说,秦始皇的远祖姓“赢”,近祖姓“赵”。这也是为什么,秦始皇(嬴政)也被称作“赵政”。
是的,秦始皇其实姓赵。
在古代,“姓”和“氏”不是一回事。姓是种族,氏是家族。
同理,其实不是姓冯,“冯”只是我的“氏”,只不过,现在的人都不在乎自己母系氏族的祖先是谁了,所以,直接把“氏”当作“姓”,化繁为简,简单省事,仅此而已。
亲爱的粉丝,您看明白了吗?
秦军油画形象
真相四
秦岭得名于大秦帝国
我们都知道“秦岭”。
秦岭的主体,在陕西省的中南部。
古时候的秦国,首都也在现在陕西省境内。
那么问题来了:
请问秦岭和秦国,有什么关系?
是先有秦朝后有秦岭?还是先有秦岭后有秦朝?
秦岭抵挡北部冷空气,因此成为中国南北分界线
答案是:先有秦国,后有秦岭的名字。
秦岭的名称,得自于秦国。
由于秦岭的主体在秦国(陕西省)的境内,所以,得名“秦岭”。
秦岭,就是“秦国之岭”的意思。
真相五
最早的高速公路是秦始皇修的
你没有看错,中国最早的高速公路,就是秦始皇修的,它就是:秦直道。
秦直道,又称为“秦驰道”。
秦始皇在打击匈奴的战争中,当时有些战报,报到中央的时候,已经太晚了,于是,当时秦始皇质问送信的人,为什么战报这么晚才送到?
送信的人,往往都会这么解释,说因为啊,这一路上,马跑的都是弯路,这路本身就是弯的,不能怪我,而且呢,一路上,还要不断躲闪路上的老百姓,而且呢,这一路上,有些路段还很泥泞,所以,所以,所以,就这样耽误了时间。
这类的解释,秦始皇听多了,就觉得:有必要修一条“直道”,让各地送往中央的信件,可以跑一条直路,那就可以快很多。
于是,从公元前212年开始,秦始皇开始修建“秦直道”。
秦直道路线示意图
“秦直道”从咸阳出发,穿越河套地区,直达内蒙古的包头,修的质量特别好,路宽,而且坚实,最大的特点,是笔直笔直的,因为两点之间,直线的距离最短。
直道修成之后,就成为了当时中国的“钦定高速公路”,朝廷的马,在直道上跑,特别快,路好,人少,而且还是直的。
秦直道,大大提高了当时军事通讯的效率。
秦直道遗址的一段,修复之后,成为旅游区
秦直道修成之后一直到清朝,都被各代朝廷使用,至清朝时,因为电报等西洋技术的传入,直道失去了作用,逐渐废弃。
真相六
军事技术先进是秦灭六国的主要原因之一
许多熟读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古代战争当中,军事技术的先进性,起了很大的作用,一个群体征战四方、战无不胜,通常主要原因不是因为官兵勇敢,而是因为军事技术先进。
大家知道当年秦始皇的军队,秦军,是凭什么夷平六国的呢?
秦军有一个很厉害的大杀器,它就是:秦弩。
是的,在当时的战场上,秦弩最厉害。
秦弩,远距离杀伤敌人,是秦始皇夷平六国的大杀器
虽然说,当时其他国家,例如楚国,也会制弩,但是在当时,秦国的弩,最好,射程最远,威力最大。
所以在当年,秦军可以征服四方。
当时发射秦弩,需要一个人用全身力气发射,射程可以到达好几百米,相当于今天一支步枪了。
而且从某个角度看,秦弩的杀伤力,可能比步枪还大。
秦军当时横扫六国,主要的原因,是它的军事技术,远超了其他各国。
真相七
长城不是秦始皇发明的
一部分的历史爱好者,有这样的历史印象:
印象一:长城是秦始皇和他的臣子发明的。
印象二:长城最早是秦始皇开始建造的。
印象三:我们现在看到的长城也是秦始皇留下来的。
然而,事实的真相是:以上全错。
历史的真相是这样的:
真相一:长城不是秦始皇发明的,最早的长城的雏形,可以追溯到西周,至少比秦始皇早了500年。西周时期,我国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猃狁的侵略,修筑了连续排列的城堡,以作防御,这些连续排列的城堡,就是长城的雏形。其实在西周的战争实践中,想出长城的点子,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并不需要很高的聪明智慧,仗打得多了,自然就会萌生长城的想法,这是很自然的,并不是什么高科技、烧脑的东西。当然了,西周修筑的,是长城的雏形,并不是正式的长城。
真相二:最早修建正式的长城的,也不是秦始皇,而是春秋战国时期早期的齐国,史称“齐长城”,建筑年代也比秦始皇出生早了300多年。齐长城的遗址,从济南到青岛一线,今天仍然可以看到。
山东境内的齐长城遗址。齐长城比秦长城早了300多年
真相三:我们今天看到的中国长城,主要是明朝修的长城。秦代修建的长城,大部分已经崩坏了、灭失了,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长城,主要都是明朝的时候修建的、或者修复的。
我们今天看到的八达岭长城是典型的明代长城,与秦始皇无关
那么,长城既不是秦始皇的发明,也不是秦始皇第一个修建,而且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也不是秦始皇留下来的,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在众多的历史信息里,秦始皇就是和长城联系在一起了呢?
答案是: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规模修建长城的皇帝。
秦长城遗址的一段,秦长城年久失修,大多已经毁坏、甚至灭失
是的,虽然长城不是秦始皇发明的,也不是他第一个修的,现在看到的长城也不是他的,但是,秦始皇确实是历史上第一个“大规模”修长城的人。粉丝请注意“大规模”三个字。
这些,就是关于长城的历史真相。
可见历史这东西,一不小心就会传歪。真是这样。
真相八
火烧阿房宫是历史的误会
爱好文学的读者都知道,晚唐诗人杜牧,写过一篇脍炙人口的《阿房宫赋》。
在《阿房宫赋》里,杜牧讴歌了秦始皇下令建造的阿房宫的壮美,并在诗中说,是西楚霸王项羽,一把火烧了阿房宫。
于是,“项羽火烧阿房宫”的故事,传遍大江南北。
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这个故事。
然而,很遗憾地告诉大家,这个故事,也是假的。
事实上,在1950年代,中国的考古工作者,已经找到了阿房宫的遗址,它位于西安市的郊区。
并且,考古工作者,把阿房宫的遗址,给挖了出来。
挖出来之后,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两个惊人的事实:
惊人事实一、阿房宫,并没有被大火焚烧过的痕迹。
惊人事实二、其实,阿房宫只是打了几个地基,还没有建成,秦朝就灭亡了。
换句话说,阿房宫,从来就没有建成过。
没建成的阿房宫,随着岁月流逝,也毁了,并逐渐埋于地下。
阿房宫遗址,这个因唐诗而出名的皇宫,其实尚未完工,秦朝就灭亡了
直至1950年代,被挖掘出土。
1961年,阿房宫遗址,被国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于是,考古工作者发现,杜牧的《阿房宫赋》叙事是假的。
但是,国家也觉得,没有必要对全国人民说明这件事。
所以,没有大肆宣传。
于是,这件事就只有少数人知道。
这个阿房宫遗址,现在仍然存在,在西安郊区,诸位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说“阿房宫不存在”可能有点过分了,但是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说:所谓阿房宫,根本在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建成过。
那么,既然阿房宫从来就没有建成过,杜牧写下《阿房宫赋》,凭的是什么呢?
难道杜牧是存心欺骗世人吗?
我不认为杜牧是存心欺骗世人。
我认为,杜牧很可能是把历史事实搞混了。
在真实的历史上,西楚霸王项羽攻打秦朝,项羽攻入咸阳之后,放了一把火,把秦朝的“咸阳宫”给烧了。
也就是说,在真实的历史上,项羽确实放火烧了秦朝的宫殿。
只是,项羽烧的,不是阿房宫,而是咸阳宫。
唐代诗人杜牧,把“项羽火烧咸阳宫”的往事,记错了,或者是搞混了,误以为是阿房宫。
总之,杜牧最终把它写成了“项羽火烧阿房宫”。
有时候,历史,就是这样的狗血。
通过这件事,我们也要懂得一个道理:
历史上的大名人,例如什么杜牧、李时珍、司马迁之类的,这些人所写的文字,不一定就是对的,不一定就是事实。
我们无论读任何一个“权威”的文字,都要抱着批判的态度,不要迷信任何权威。
任何权威都是人,是个人就会犯错。
不要以名气论学问。有的人名气大,但是学问不一定靠谱。真的是这样。
真相九
徐福求仙丹一去不归是合理的
再和大家侃侃徐福奉秦始皇之命乘船入东海求仙丹不归这件事。
这件事被历史爱好者戏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桩保健品诈骗案”。
其实,徐福也未必是真心诈骗秦始皇,也许徐福本身也被迷信思想毒害了。
首先我们说,徐福口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是怎么回事?是不是故意欺骗秦始皇?
我们看其实也未必。因为我们知道,在山东省的海边,确实经常能看到海市蜃楼,自古以来都这样,而在徐福那个年代,人们的科学素养几乎为零,看到东海的海平面上,海市蜃楼时隐时现,以当时人们的智力和知识水平,也只能把这个奇幻现象理解为“仙山”。
山东海面常见的海市蜃楼,古人无法理解这种奇幻现象,只能把它理解为仙山
所以,身为秦始皇御医的徐福,未必是个骗子,也许他本身也是一个迷信病的重度患者,看到过海市蜃楼,误以为是“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加上当时各种民间的谣传,说三座仙山里有神仙,有长生不老之药等等,信了,也不奇怪。
徐福率领童男童女,出海求仙丹,一去不回,其实也是合理的,我们这些后人只要稍微动一动脑筋,就想明白了:因为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长生不老药,徐福率队出海,无论最终抵达了琉球也好、日本也好、韩国也好,总之,他找不到长生不老药,既然找不到,那么自然就不敢回国,为什么?因为秦始皇是不好惹的,你“欺骗”了始皇帝,是要杀头的。
徐福奉命出海求仙药,找不到,不敢回国,是比较合理的解释
不但徐福不回是合理的,而且徐福到了当地,隐姓埋名生活下去,也是合理的,为什么隐姓埋名?因为怕秦始皇派兵来追剿,这些事情,只要我们换位思考,稍微一想就能想明白。
当然还有另一种可能:徐福和他的船,在东海遇到风浪,沉了,人都死了。这也不是不可能。天知道。
真相十
荆轲刺秦王具体经过如何
我们都知道“荆轲刺秦王”的故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
然而,荆轲为什么刺杀秦王,具体经过如何?我们参考《史记•刺客列传》等历史资料,可以很容易还原当时的事发现场。
事情是这样的:
秦始皇发起灭六国之战,燕国的太子丹想到自己亡国在即,又打不过秦国,想到一个办法:派刺客荆轲,去刺杀秦始皇。
那么,秦始皇不是傻子,他戒备森严,你荆轲如何接近秦始皇呢?
答案是:以利诱之。
当时,秦始皇向天下悬赏,要两个东西:
赏索之一:秦始皇有个叛将,名叫樊于期,秦始皇对樊于期恨之入骨,悬赏天下,要樊于期的脑袋。
赏索之二:燕国核心地区的地图。要地图干嘛呢?打仗用的。
那么这个荆轲呢,带上樊于期的脑袋、燕国的地图(也许是假地图或者故意画错的地图),去秦国求见始皇帝,秦始皇很高兴,就召见荆轲了。
于是呢,在召见的时候,荆轲把地图摊开,地图的尽头就是匕首,说时迟那时快,荆轲一把抓起匕首,就向秦始皇刺杀,然而,秦始皇反应很快,躲开了,秦始皇拔剑自卫,但是剑鞘太长,拔不出来,于是,荆轲就拿着匕首追杀秦始皇,秦始皇则绕着柱子跑,在场的大臣们,都吓坏了,没有人上前解救,为什么呢?因为按照当时的安保规矩,臣子上朝之前,都把武器上交了。
荆轲刺秦王油画
这个时候,是一个御医出手相救,这个御医名叫夏无且,他随手拿了一个物品,朝荆轲扔去,荆轲伸手挡了一下,秦始皇就趁着这么个空档,赶紧把剑拔了出来,朝荆轲砍杀,荆轲被秦始皇砍倒之后,不甘心,用尽最后的力气,把手中的匕首扔出去,可惜飞到了柱子上,秦始皇则向荆轲连砍八剑,这个时候,殿下的武士也闻讯赶来,大家一起,把荆轲剁了。
事后,秦始皇很生气,说你们这些臣子,平时口口声声说对我多么忠心,结果我遇刺的时候,你们没有一个人敢上前救我,只有御医敢挺身而出,气死我了,于是,秦始皇对一干人等,又赏又罚。
杀了荆轲之后,秦始皇怒气不消,发兵攻打燕国,短短五年之后,燕国就被秦国灭了。
真相十一
为何不挖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鸟瞰图
我们都知道秦始皇的陵墓在陕西,那么,国家为什么不挖掘秦始皇的陵墓呢?
答案是:吸取了挖掘兵马俑等历史遗址的教训。
是的,当年我国考古人员挖掘兵马俑,刚挖出来的时候,兵马俑都是彩色的,但是见光不久,色彩全都掉了,变成了黑白的,损坏严重。
兵马俑刚挖到的时候都是彩色的,但见光立马掉色,变黑白了,损失惨重,无法复原
还有,当年挖掘明定陵,挖出来的许多文物,见光之后,也迅速碎了,很快化为尘土,许多丝绸,见光以后,也迅速腐坏、变成尘土,考虑到现有的科学手段,不足以保存这些出土文物,1997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和完善文物工作的通知》,规定:对大型帝王陵寝暂不进行主动发掘,原文摘取如下:
“……目前,由于文物保护方面的科学技术、手段等条件尚不具备,对大型帝王陵寝暂不进行主动发掘。今后,凡在文物保护单位和已普查登记的文物古迹点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内,基本建设项目的立项要事前征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由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参与建设项目选址等有关文物保护设计方案的审批……”
不过,也有不同意见。
有人认为,秦始皇陵,还是要挖,为什么呢?因为陕西位于地震带,如果不挖,哪年来一次大地震,陵墓里的东西,也是要碎掉的、也是要毁坏的,反正迟早也保不住,还不如趁早放手一挖。
还有人说,你不挖,迟早也会被盗墓贼盗了。
目前已探明的秦始皇陵内部构造图
还有人说,挖开了秦始皇陵带来的旅游经济效益,是天文数字,因此,从经济效应来看,也应该挖。
亲爱的粉丝,你觉得呢?你觉得应不应该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