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饥荒,到底有多可怕?
作为读史人,这个话题说起来,实在是沉重,令人落泪。
没有挨过饿的人,不知道饥荒的可怕。
我()的父亲,他在孩童时代,就吃不饱,他对我说过,他说他小的时候,基本上没有吃过一顿真正的饱饭,平时走在路上,看到有人吃香蕉,他就会尾随对方,耐心等人家把香蕉吃完,把香蕉皮扔到地上,然后,我父亲赶紧捡起来吃。
父亲每次对我说起这个事,他都会流泪。我每次想起这个事,泪水也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
人吃不饱饭,是很可怕的。
历史上有一个人,比我父亲更惨,他就是彭德怀元帅。
彭德怀在他的《彭德怀自述》里,讲述了他孩童时代,饿晕倒地的往事。
彭德怀本名彭得华,小时候,家穷,揭不开锅,彭德怀和弟弟彭金华两人,外出讨饭。
到了油麻滩(今湖南省湘潭县境内)姓陈的教书先生家门口,彭德怀兄弟二人,敲开门,讨饭。
陈先生打开门,看是两个要饭的,他耐着性子,问他们:“你们是不是招财童子呀?”
陈先生其实是个好心人,他愿意施舍一点饭菜,但是,陈先生迷信,他希望在做善事的同时,至少也要讨个吉利。
弟弟彭金华脑瓜机灵,他说:“是!我是招财童子!”于是,彭金华讨到了饭。
彭德怀这孩子,本性倔强,他觉得,撒谎说自己是“招财童子”,心里很难受,他开不了这个口。
于是,彭德怀呆若木鸡,站在陈先生门前,嘴巴打结,就是说不出来个“是”字。
陈先生见彭德怀那么倔,“不识大体”,也就拒绝给他饭菜。
结果,彭德怀当天,就没有讨到饭。
黄昏时分,回到家里,彭德怀饿晕了,倒在地上。
民国,饥饿的孩子向记者展示他的观音土和野菜,观音土是一种可以充饥的泥土,但是吃了肚子会发胀
幼时的贫穷和饥饿,对一个人的心灵,伤害是很大的。
彭德怀晚年写起这一段,他自己说,仍然禁不住眼泪直流。
彭德怀就是过着这样的讨饭日子长大的,后来长到少年时期,村里又闹饥荒,彭德怀和乡亲们跑到财主家去“闹粜”。
什么叫“闹粜”呢?
反映饥民闹粜成功,从财主家搬粮食的画
看,我们今天吃饱了的年轻人,都不知道在旧社会,还有“闹粜”这个事。
所谓“闹粜”,就是在饥荒年份,村民聚集起来,要求财主家把粮食拿出来,便宜卖给大家吃,或者捐出来,给大家吃。
这种事,叫做“闹粜”。
彭德怀在青少年时期,因为饥饿,在村里参加“闹粜”,因此被报官,所以,被迫逃亡,到外地的矿井去打工,彭德怀那时很背,在矿上挖矿的时候,他又被无良矿主拖欠工资,白干了,再后来,彭德怀从军,然后一步一步,走上革命道路。
民国,饥民的孩子
这就是我们的彭总,他可怜的童年。
同样在孩童时期挨过饿的,还有一个人,他就是太平天国的忠王李秀成。
李秀成在青少年时期参加太平军,也是因为一个字:饿。
李秀成在他的《李秀成自述》里面,是这样说的(原文是文言文,已经翻译成现代中文):
“……当时,我家很穷,父母养育我们兄弟二人,我弟弟叫李明成,家中还有堂哥、堂弟、堂叔多名,这些就不一一写明了, 我大概说说当年我家有多穷。当时我家的穷,真是到了日子过不下去的地步,我家上山种地,帮人打散工, 就是这样混一口吃的,我只是在 8-10 岁这几年读过一点书,到了 10 岁之后, 都是跟着父母劳动,挣口饭吃,直到 26-27 岁的时候,我才知道有洪秀全这么个人,教导世人拜上帝,我也信了,信了上帝之后,我虔诚得很,一点教规都不敢违反,总是担心会遭毒蛇和猛虎咬。后来天王率领太平军,从思旺来,经过大旺圩,分水旱两路行军,直上永安州, 从大黎经过。大黎这个地方,四面都是高山,平地周围数百里,西王带旱路兵从大黎经过,这一路太平军,有西王、北王和天官丞相及罗大纲。带水路兵的, 则是东王和南王。西王、北王带旱兵,在大黎里屯扎了五天的时间,将大黎里的粮食和衣物等,每到一个村子,就洗劫一空,有的老百姓将粮食藏进山里的,也被太平军搜出来,都搜走了。西王在我家附近的村子屯驻的时候,曾经发过告示:凡是拜上帝的信徒,不要 害怕,不要逃跑,跟太平军一起,全家都有饭吃,逃什么逃呢?当时我家贫苦,看到有饭吃,我们就不逃了,到了我跟随太平军出发的时候,凡是参加太平军的拜上帝教信徒,他们的房子都要放一把火烧光。我跟随太平军,只是因为家穷,吃不上饭……”
其实,比起李秀成来,还有更惨的。
明代末年,中国爆发全国性的大饥荒,明朝的史料里,记载了一个山东妇女由于饿得实在受不了,把自己的孩子杀死,煮来吃,这一幕的目击者,是明朝末年的大官:陈其猷。
陈其猷有一回,离家北上入京,出门二十里路,看到一路上,都是摊档,在售卖人肉。
当时的人,饿得眼睛都发红,卖人肉,就像卖狗肉一样,人人见惯不怪。
行走之间,陈其猷看到一个上了点年纪的女人,在路旁煮人肉。一边煮,一边哭。
陈其猷问她:你既然都敢煮人肉来吃了,还有什么好哭的呢?
那女人说:“这是煮的我自己的孩子,我们都饿了好些日子,实在是活不下去了,我若抛弃了TA(孩子),TA也难免被别人杀了吃。与其被别人吃,还不如我自己杀了吃。可是,毕竟是自己的孩子,我心里,真的很难受。”
陈其猷见此一幕,实在觉得悲惨。接下来好几天,陈其猷都几乎吃不下饭。
于是,陈其猷把这一切,写成报告,层层上报,呈给了朝廷。
也就留在了明代史料里面。
明朝,崇祯皇帝也曾经赈灾,但是很快发现,财政不足以支撑全国性的赈灾
明崇祯年间,因为全国大饥荒,这一类的事情,数不胜数,五花八门,无论多么悲惨的,都有,实在是无法记录得完。
同样在明朝末年,那个全国大饥荒的年份,有另一个高官,名叫马懋才,他向朝廷上奏了一份《马懋才备陈大饥》,在这份奏折里,马懋才说了他自己在陕西延安,亲眼看到的一幕:
安塞城西(今属陕西延安)有一个粪场,每天早上,都会看到两三个婴儿,被人丢弃在这里。
为什么丢弃?因为当年陕西大饥荒,父母活不下去了,把孩子扔路边了,孩子哭闹,路人嫌烦,就把孩子丢到粪场了。
是的。人伦悲剧。我们说,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是,有的人饿久了,人格和思想,是会发生变化的,有的人饿着饿着,三观变了,正常时期的人伦、情感、是非、善恶,都会坍塌。
所以,在饥荒年份,有的父母饿久了,心态会变,会把孩子丢掉。
这些被丢弃在粪场的婴儿,有的嚎啕大哭,有的不断喊爸爸妈妈。
非常悲惨。
民国,讨到饭的孩子在吃,身后的妹妹央求哥哥给一点她吃
哭饿了,喊饿了,婴儿没有吃的,就吃粪场里的屎。
婴儿不懂那是屎,吃了也咽不下去,一吃进去,就吐出来。
结果,过一两天,这些粪场里的婴儿,都饿死了。
旧的婴儿死光之后,又有新的婴儿被丢进来。
饱经饥荒的民族,“吃了吗”成了最大的问候语
这一幕,就是《马懋才备陈大饥》这份明末奏折里,记录的惨象。
马懋才记录下来的这个场景,是当时明末年间全国大饥荒的一个缩影。
事实上,我国从汉朝以来,有文字记载的饥荒,就有四千多起,平摊到过去这两千多年的历史,平均每年发生饥荒,大约两起。也就是说,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里面,饥荒始终存在,换句话说,中国人吃饱饭的问题,在历史上从来就没有解决过,其实也就是在过去四十多年来,中国人才摆脱了饥饿。
饱经饥荒的民族,在自助餐厅抢食的行为,是饥饿基因的外在表现
1875年,河南、陕西、山西、直隶、山东五省爆发了断断续续长达四年的大饥荒,称为“丁戊奇荒”,饿死了一千多万人。
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亲眼见证了这场大饥荒,李提摩太在他的《亲历晚清四十五年》里,讲述了这么一件事:
活跃在晚清中国的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
李提摩太在山东青州参与教会赈灾的期间,有一天,村里的秀才带着几个村民代表,到教堂来访,一见面就跪下,他们对李提摩太说,教会赈灾的粮食,是杯水车薪,乡亲们合计了一下,认为这次饥荒,熬不过,死定了,横竖都是死,村民决定造反,但是,缺乏一个有威望的人,担当组织者,所以,大家求李提摩太站出来,带领大家,造大清的反。
李提摩太认为:这事不能做,于是,婉拒了秀才和乡亲代表。
猪的大肠作为我们的美食,也是饥饿历史的产物,西方人一般不吃大肠
不但旱灾、水灾、蝗灾能导致饥荒,在历史上,遥远国度的一场火山爆发,也会使中国躺着中枪,大清嘉庆年间,就发生过这种令人欲哭无泪的往事。
1815年,印尼“坦博拉火山”大爆发,这回火山爆发规模实在大得离谱,破了人类历史纪录,遮天蔽日的火山灰,弥漫天空,火山灰发生漂移,阻挡了部分地区的阳光,导致了北半球气候反常,其中,中国有个省份很倒霉,它就是:云南。
1815年印尼坦博拉火山大爆发是人类有文字记录的最大一次火山爆发
云南刚好被这批来自于印尼的漂移火山灰,挡住了太阳光,于是,气温立马变冷,降雨锐减,庄稼歉收,很快就在云南,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饥荒。实在是时运不济,躺着也中枪。
印尼坦博拉火山今日鸟瞰
依照当时人的记录,密密麻麻的饥民,站满了马路两边,卖女卖女,以求一顿饭,另一些道路则被蜂拥而至的乞丐堵得满满,这些饥饿的乞丐,目光充满绝望,这些人之中的大多数,是如此的善良,他们在极度饥饿的状态,仍然不偷不抢,而是向路人下跪乞讨,哭求一点碎银子、一顿饭、一根红薯。
作为读史人,我每次从故纸堆中,读到这一类的往事,我都不忍卒读,掩卷叹息,许多时候,我真的读不下去,把书一合,放回书柜里去。
我们眼前这一代中国年轻人,承平已久,吃着饱饭长大,他们对饥饿没有概念,也不读史,所以他们也就无法理解,像袁隆平院士这样的科学家,为什么要把自己的一生,投入到水稻的研究中去,因为这些科学家知道:科学可以对抗天灾。
令人意外的是,气候温暖,以雨水充裕著称的广东,也会爆发饥荒,1942年至1943年,广东遭遇大旱,滴雨未下,庄稼广泛歉收,潮州、汕头、惠来、饶平、台山、顺德、开平、中山、梅州……从粤东到粤西到粤北,爆发了广泛的饥荒,人吃人成为普遍现象,珠海、台山、广州、新会等地,均看到人肉上市,主要是小孩子的肉,被当作“果子狸肉”、“牛腩”来售卖,也叫“香肉”。梅州有人因为贩卖人肉,而被逮捕枪毙。在这场广东大饥荒里,一般估计,有300万人饿死。
有的人做父母,遇上饥荒,饿个几天,正常的人伦之情,会发生变化,对于孩子,会狠下心来置之不顾。1942年,河南省由于长期旱灾之故,爆发大饥荒,饿死300万人。目击者寇景素,是当时洛阳火车东站车队长的孩子,她在晚年接受采访说,1942年冬的洛阳火车东站,有一个男子在上火车之前,把幼小的儿子绑到车站旁的树上,自己爬火车逃荒,溜了,可怜的孩子,他不明白父亲已经将他遗弃,在树上拼命喊“爸爸”,再后来,这个孩子被其他的饥民解开带走,后来寇景素打听,说这个孩子,已经被饥民杀了,煮了,吃了。至今,绑在树上的孩子哭喊爸爸的一幕,仍然不时撞击我的恻隐之心。